十一 危急时刻接关防 巡山踏水访战策(1/2)

披星戴月,昼夜兼程,旌旗猎猎,羽箭如林。

数千人的娘子军从长安城出发,一路风尘仆仆,到达苇泽关时,已是酉末时分。

寒月高挂,孤星寥寥,崇山峻岭间,苇泽关蛰伏在桃河边,角楼高耸入云,垛墙依山蜿蜒,一面“唐”字大旗遥遥可见,几柱狼烟煞是显眼。

静,出奇地安静,除了偶尔惊飞的鸟雀,前方听不到任何声响。

队伍里,李三娘皱了皱双眉,抬鞭一指,令道:“即刻交接关防,士卒登城,随时应战!”

“遵命!”

数刻之后,在苇泽关的内城里,议事厅中烛火通明,众将齐毕,李三娘躬擐甲胄,端坐主位,正在聆听守关校尉的呈报。

“殿下,您来得太及时了,太及时了!”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那校尉说着说着,竟哽咽起来,“敌人锐气正盛,我们虽顶住了两轮进攻,但弟兄们死伤惨重,能站起来的已不到三成了,我真是担心啊,若援军明天还没到来,我们恐怕……恐怕只能杀身成仁了!”

李三娘点点头,说道:“你们尽忠职守,已经竭尽全力了,我已命人呈报战况,飞报长安,为你们请功!”

“谢殿下!”

那校尉起身拱手,抹抹眼角,缓缓说道:“对于战功,我等不敢奢望,这是军人本份;只是……有句话,末将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殿下,”那校尉一边搓着手,一边说道,“据关外的消息,此番刘黑闼率兵来犯,有数万人之多,这苇泽关虽说险要,但守具不齐,墙垣失修,朝廷若派三五千精兵来守,或可坚持旬月,然而,我看到来增援的队伍,却是……却是……”

“却是一支娘子军,对不对?”李三娘淡淡一笑。

“殿下,”那校尉“噗”地一声,单膝下跪,抱拳应道,“殿下,恕末将不敬——刘贼强悍,攻势凌厉,精壮男兵尚难坚守,何况女兵?说心里话,这关隘守不住事小,伤了殿下的尊体则事大,殿下乃是天潢贵胄啊!”爱读免费小说app无广告、。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李三娘把手一抬,让对方起身,叹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了大唐,哪来的什么天潢贵胄呀!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不过,这关口,必须守住!”话锋一转,李三娘的口气变得不容置疑,盯着那校尉说道,“即便没有其他援军,就靠我这支娘子军,也要守住关口!当然,以弱敌强,自然艰难,当因地制宜,巧妙应对。”

“殿下英睿,我辈不及!末将愿赴汤蹈火,听命殿下,率剩余的兄弟死守此关!”

“不必了,”李三娘摆摆手,“你们血战数日,已疲惫至极,撤到晋阳去休整吧!”

那校尉起身拱手,再次拜谢,离开之际,稍一停顿,转身说道:“殿下,今日凌晨,敌军见我们势难支撑,从关下射来一封信,拆开来看,竟是劝降书!我本想撕了它,结果战事激烈,我忙着应对,居然把此事给忘了,现向您禀报,请殿下恕罪!”

“劝降信?呵,在哪里?”

“回殿下,在那边的公文架上,”那校尉抬手指了指左侧的一个木架子。

“好,我知道了,”李三娘朝木架瞥了一眼,点点头,说道,“你带手下兄弟去休整吧。”

“谢殿下!”

李三娘命侍卫取来信件,拆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道——

“关上唐将:

大夏先锋刘将军黑闼率锐卒五万,携雷电之势,直取晋阳,志夺并州!彼主深陷雁门关,不可自拔,百万突厥如狼似虎,噬啮关中,指日可待!李唐行将覆灭,人知共知。

望汝识时务,顺天意,偃旗息鼓,奉关相迎,建功大夏,博取不世之功,享不尽之福!若执迷不悟,逆天违命,愚效李唐,拦道阻行,刘将军必挥戈踏关,令汝辈粉身碎骨!”

李三娘看罢,“哼”地冷笑了一声,把信笺扔到案桌上,抬头扫视众将,说道:“刘黑闼好大的口气,他以为这苇泽关是菜门园!”

“殿下,让我带兵出关,会他一会,灭灭这个刘黑闼的威风!”秦蕊儿快人快语,站起来说道。

“殿下,让我去吧!”

“殿下,我愿意去……”

将校群情激愤,纷纷请战。

“大伙儿别争了!”只见申珂从座中起身,朝主位一拜,面对众人说道,“此处乃天下名关,自古易守难攻,非同一般城池那样,可进可出,可攻可守!何况,敌众我寡,刘贼兵力十倍于我,要守住此关,尚须凭借地利之便,集中兵力巧妙应对,何来分兵出关之说?”

众人惊愕,纷纷看向申珂;只殷素素眨了眨眼,稍加思索,轻轻点头。

“那如何守关,巧妙应对?”李三娘笑起来,问道。

“回殿下,”申珂答道,“末将初来此地,尚未详加勘察,但依古书所记,此关依山傍水,必借山形水势而战,方可阻敌于关外!山形水势如何可用,书中却并未记载,请给末将一天时间,实地勘察,再作详尽呈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