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光启和汤若望(4k)(2/2)
艾儒略没想到对方会说德语,于是下意识地回答道:“我?我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天文顾问!”
徐光启见状,轻轻拍了下额头,也赶紧为两边介绍了起来。
李仁军和钱观廷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办法,显示自身对欧洲情况的了解,还询问去年刚刚来到北京的汤若望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情况。
这自然引起了两个耶稣会传教士的惊讶,他们还想要询问更多关于盘古教的问题,但是都被两人以不是神职人员,无法解答疑惑的借口搪塞过去,但他们也承诺可以安排两个洋人传教士去复兴港,当面向关主教咨询相关问题。
期间,徐光启静静观察着两方的交流,最后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李大使,老夫今日,是为了明日觐见天子的礼仪和内阁方阁老的嘱托而来。”
徐光启说完,试探地问道道:“东华国漂泊海外三百年,想必一定思念故土,不知可否愿意重归天朝?”
李仁军一愣,心里冷哼一声,反问道:“哦?徐侍郎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为我解释一下?”
徐光启伸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笑道:“……自然是东华一国成为大明的藩属,重归华夏了!”
整个宽厅顿时一片安静,隔了几秒,还是坐在李仁军身旁的钱观廷最先噗嗤地笑出声,他冷笑道:“徐侍郎,我的耳朵没听错吧?大明想让我们成为藩属国?
您知道我国的领土有多大吗?北荒北冥加上共和国在新洲本土的领地,面积可能已经超过了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
比军队,大明在辽东丧师失地,二十万精锐被后金破灭!而我国仅以一支先头远征舰队,就在辽东斩杀八旗万人!
熊岳河一战,高大帅直接大破后金汗努尔哈赤!
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大明,有什么本事让我国成为她的藩属?
这是到底您的意思?还是方首辅的意思?或者说,这是大明皇帝陛下本人的意思?
我不得提醒您,我们是大明天子请来的使节,如果大明继续提出这种没有诚意的要求,那我们也只能离开京城了!”
钱观廷这番话说完,跟随徐光启进来的几个礼部官员全都勃然变色。
“放肆!”
“大胆!尔等……”
“……好了!”徐光启皱着眉头,抬起了右手,后面几个礼部小官都闭上了嘴,但还是目光不善地盯着钱观廷。
傻炮!
钱观廷不理会那几个小角色,而是注意看着徐光启的反应,他刚才的骄横表现,当然是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
现在看来,这位历史上的明末大科学家,立场也属于文官派系,并不忠于朱由校同学。
这倒是并不奇怪,徐光启本身就是江南松江府上海县人,屁股肯定要坐到江南士绅一边……而且看他和两个耶稣会传教士的亲近态度,这位大明的侍郎大人,恐怕精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督徒了!
堂堂从二品大员啊!
想想真是有点可怕,大明朝的权力.中枢,居然已经被渗透成这样了!
怪不得林恩总说宗.教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竞争的工具,而盘古教会对于新洲共和国的价值,更多的在于防守,而不是进攻……要是本土以后没有教会挡着,被耶稣会也这么搞一下,说不定真有被颠.覆的危险!
见钱观廷表达完态度,徐光启举起茶盏喝了一口,淡淡笑道:“……钱副使多虑了!刚才的提议,这只是老夫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出于皇上和方阁老的授意!”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语气诚恳地对李仁军和钱观廷说道:“……如今我大明外有建奴逞凶,内有奢安作乱,确实需要东华援手一二!
只是大明毕竟是天朝,也没有与海外之国平等相交的道理!
若大明与东华平等缔约的消息传到大明周边,列藩该如何看待大明?
还请李大使与钱副使体谅大明的难处,若东华愿意借款和出售火器给大明,那东华提出的一应要求,朝廷这边都可以商量!
但明面上,东华最好还是以大明藩属的名义缔约!”
好个狡猾的徐老头!
说来说去又绕了回来!
钱观廷不敢小瞧这位大明科学家官员,和李仁军对了下眼神,后者马上摇头道:“抱歉!徐侍郎,这个我们不能答应!
因为我们没有本土执委会和公民大会的相关授权,而且,我并不认为大明与莪国平等缔约,会损失什么面子!
因为大明这几年已经把天朝的面子丢得差不多了!
刚才钱副使也说了,大明二十万军队被后金消灭,辽东陷落,数百万军民落入贼手,大明官军也无力收复和拯救,这种事情难道能瞒得住吗?
大明周边的藩属国得知以后,能不蠢蠢欲动吗?
反过来,如果大明与我们签订同盟条约,有我们做盟友,至少辽东那里,大明不用担心后金像今年那样大举入寇,大明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军,然后再收复辽东,
至于朝鲜、日本,安南等大明的藩属国,如果他们敢不尊敬大明,我们东华也可以出动陆海军代为教训,保证他们以后乖乖地做大明的藩属!”
这些东华人……果真像传言中的那样贪婪无耻至极!
饶是徐光启养气功夫很足,也被李仁军这番直白的话,给气得翻了个白眼。
好啊!
我大明的狗……我大明的藩属,你们东华人代为教训算是怎么回事?
如果真教训完了,他们到底是大明的藩属,还是东华的藩属?
这分明是想趁机攫取只属于天朝上国的地位!
真真是狼子野心!
这东华人,到底还是失去了宋人的儒雅,以夏变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