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见色起意(1)(2/2)

“领唱的两位美人当真绝色?”

“何止绝色,简直倾国倾城。跟她们相比,乐坊中的这些女子基本可以忽略了。”

刘莽本来就是好色之徒,听见宇文袭如此说,心内早就抓狂不止:“宇文兄遇此美事,怎能叫我也见识见识才好。”

“哼。”宇文袭斜睨了他一眼道,“我看你的脑袋才是真的混沌了,这种机缘巧合实属千载难逢,怎么可能会有第二次?”

此时,司马炎小憩已毕,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四方使节们都纷纷整理衣冠,准备为天子祝酒。

刘莽突然露出狡诈的笑容,对宇文袭道:“你想不想再睹美人之芳容?”

宇文袭情知是痴人说梦,但还是拼命地点了头。

“想的话,就好好配合我。”

“配合什么?”

“你刚才说,那些女子不是都精通《诗经》吗?咱们就从这上面入手。非要如此如此……”

两人暗中计议已定,双双手捧御酒,走向陛阶前,匍匐在地。宇文袭奏道:“宇文部鲜卑使节、番臣宇文袭祝大晋光熙永世,我主陛下福寿万年。”m.

“左部匈奴使节、番臣刘莽——”刘莽说了一半,却停了下来,许久未言语。群臣以为他是因为摄于天子的威严而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都替他尴尬,但也没办法助他。

只有宇文袭用貌似暗中提醒、却又好似故意让旁人听见的声调对他道:“刘使节,快向陛下说祝酒词啊,怎么愣在那里?你搜刮了多日的祝语难道都忘记了?”

司马炎没有生气,很是平和地道:“匈奴使节,如真把背诵之词忘了,也不要勉强,说两句别的祝词也无妨,敬完酒即可下去。”

刘莽挺起身子,“回陛下,为给陛下祝酒,番臣这些日子搜罗了不少祝酒词,并且已经熟记于心,怎么敢忘记呢?只是番臣认为,这么多位番国使节都等着为陛下祝酒,抢在前面的把最好的祝语都用了,排在最后的只能搜肠刮肚的去想了。而且历年元正祝酒,所用的不过总是那几句祝语,毫无新意。所以愚臣认为,既然今年元正大会乐舞和宴席都创了新,而且非常高妙,我们在祝语上也应该有点新意才对。”

司马炎听闻此言,慢慢启金口垂问道:“依你之见呢?”

“陛下,天朝之所以被四方仰慕者,不光是因为国力强盛、物产丰饶,更重要的是,上朝乃是礼仪之邦,诗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最能代表这种博大源远的非《诗经》莫属。《诗经》上下搜罗数百年,地域囊括数千里,不但有民间百态,亦不乏朝廷颂歌,真正包罗万象,为天下诗歌之源,所以依愚臣之见,我们所有祝酒使节,不如每人从《诗经》中摘录一二佳句,献给陛下,一来可以体现我等对天朝文化的敬意,二来还可以避免历年祝词之俗套,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刘莽的这一通话,司马炎听得很是受用:“卿方才所言固然可行,但精通《诗经》并非易事,如果按照你的意见,恐怕要强其他使节之所难吧?”

未等其他使节反应过来,宇文袭就抢班配合着刘莽的话奏道:“匈奴使节说得完全没有问题。陛下有所不知,我们四方番国都十分仰慕天朝文化,在各自邦国内,所有有身份的贵族子弟,都以学晋话、习晋仪为荣,《五经》、《论语》遍布富家之室。我等作为使节来到天朝为侍,自然更胜旁人一筹,吟诵一两句《诗经》,完全不在话下。”

司马炎大喜:“如此,就依卿等之意。”

《诗经》虽多达三百多篇,却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而此类恭祝天子诸侯的诗句大多集中在《大雅》之中。

刘莽起先祝道:“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宇文袭虽然已经敬过酒了,为捧这个场,也跟着吟了一句:“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刘莽和宇文袭的这个意见却给其他使节们来了一个措手不及,无不对他们暗暗愤恨,好在他们对于《诗经》都能应付几句,有实在想不出的,吞吞吐吐,就偷偷求助于旁人,总算都过了关。

所有使节每人用了一句《诗经》,祝酒完毕。司马炎拂髯大笑:“卿等虽生于番国,却对我中华文化如此精通,朕甚是高兴。按刚才鲜卑使节所说,尔等国民亦对儒家典籍颇为追崇。既如此,特赏你等《五经》、《论语》各一千本,带回国去,广泛传播。另赏每人十万钱,以资鼓励。”

众使节听了皇上的赏赐,纷纷叩头谢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