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1/2)

大明公务员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

虽然这一段时间,傅友德一直在训练新军,但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掣肘。

进展不大。

盛庸这些新军之所以能够编练成功,其实也有一部分徐达的面子。徐达不用说什么,他只需露面,就能让很多事情变的好办起来。

只是而今徐达已经不在了。

傅友德的面子没有徐达管用。

当然了,也有南京朝廷的财政问题。

南京朝廷的财政,说不是捉襟见肘,但也不能大手大脚,毕竟,北京有应对赤字的手段,而今南京没有,南京一旦没有钱,只能欠薪欠饷,这样的事情有多恶劣就不用说了。

特别是内战之中,一旦前线大规模欠饷,说不定就有前线军队大面积倒戈。

毕竟两边都姓朱。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对于大规模开支,自然要限制一二。而扩编火器军队,本身就是一个花钱很大的事情。而且当年傅友德担心的事情,也成为了现实。那就是琉球台湾日本都不在南京手中。

硝石硫磺的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火药在成本上,南京比北京高太多了。

现在日本很多人都靠着出售硫磺硝石为生,而北京只需要有很多工业产品就能换回来很多廉价的原材料。甚至发行的纸币也能换回来。

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

南京想搞到这些东西,只能走私。在别的方面走私很随意,北京甚至是支持的。但是这些军用物资可就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最少要加钱。

要么从南方其他地方搞到硫磺与硝石。南方也不是完全不产这些东西的。只是也是要很多成本的。

总之一句话。

盛庸所部在未来很长时间,估计就是南军的独苗苗。

自然不容有失。

一两场战事的失败,傅友德不放在心上,而盛庸所部如果被全歼。那么重建一个盛庸部却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更何况将来如果解决的财政问题。

那么大规模扩军的时候,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合格的军官才行。

南军之中,也只有盛庸部能够提供。

所以,傅友德做出了最保守的决断。他在开封的时候,怀庆怎么打都无所谓。因为他随时可以出动大军,给予叶沈压力。

叶沈也不敢做得太过,在加上山西的压力。

盛庸撤出来,是不成问题的。不管打成了什么样子。

但是他一走,盛庸就不好说了。

盛庸再多不甘心,也只能放下。他立即安排军队撤离。等安全的渡过黄河之后。他立即快马加鞭的来到开封府。

他来到开封府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大军已经开拔。

浩浩荡荡数万大军通过黄河与朱仙镇,向东而去。

黄河就不用说了。前文也说过,黄河虽然老是发大水,但是还是可以通航的,与后世的黄河不一样。这一条黄河虽然比运河差太远了,因为沙子多,水况不清楚,也容易出事。但是好歹是水道。调集人马非常方便。

而朱仙镇,作为非常有名的镇子,甚至一度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镇,并不是因为,这里有木版年画,而是这里是中原的交通枢纽,从朱仙镇可以从陆路转到黄河。向西通贾鲁河,到郑州。向东南可以通过淮河到运河,直接连同长江水道。而贾鲁比较浅,一度不通航。也就是说,向西北,走水路也就到朱仙镇。估计就要换陆路了。

总之,十分繁华,几乎等于铁路时代的郑州了。

只是盛庸没有想到,他到了开封之后,傅友

德还没有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