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风言风语(1/2)

大明公务员第十二章风言风语第十二章风言风语

在南京的作用之下,何夕想要谋朝篡位的风声传遍了北京城。

但是何夕根本没有怎么注意。他注意的点在北京报纸上。

北京的报纸发展逊色于南京,但是这一两年增长很快。何夕估计已经能与南京方面的报纸平分秋色。再过两三年,会成为第一大报业中心。

原因无他,就在于识字率。

之前北京报纸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北京识字的人,远远少于南京。

南方的父母都会先送子女上学读书,即便没有什么成就,也识字。而北京的荒凉,百姓积蓄少,自然没有这个习惯。但是有强制推行教育的何夕。更有军中一直开战扫盲教育。

识字率的提升,也让报纸覆盖率与规模更大。

这样发展下去,当北京识字率超过了南京。北京的报业超过南京,也就指日可待了。

何夕不在乎这些谣言,但并不是没有处理。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冷处理。用其他消息覆盖掉这个消息。

何夕而今也不用其他消息就能覆盖。盖因何夕对这一篇文章寄以厚望。

先有启蒙教育,后有民主革命的。

何夕因为做事的缘故,其实是相反的。很多事情实践做到了理论前面了。

何夕也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做的。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他喜欢他这一篇文章,成为一个启蒙运动的开端,让很多的人去理论,去商讨。才能让民意代替天意深入人心。

一旦这个成为社会共识。很多事情就不需要何夕自己去做了。

只是这个议题太过宏大了。一开始几乎没有人敢在报纸上发表意见。ap.

何夕只能自己出手,用笔名发表意见,然后另一个笔名反驳,造成左右互搏的样子。很快就引入了很多人卷了进去。这种争辩的气氛也就起来了。

具体的议题,有这样几个。

第一,那就是天心与民心的关系。民心即天心吗?

第二,民意该以什么样的途径体现出来。

第三,议会制度与学校制度之间传承与利弊。

等等。

一时间,无数读书人在报纸上发问。甚至街头巷尾也都有了议论之声。与南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何夕在北京,就怕别人不议论。每当看到好文章,就留意姓名。至于很多人怕被报复写得都是笔名,但是对何夕来说,这些马甲毫无用处。

小样,我还能不知道你是谁吗?

而南京上层对北京的事情议论纷纷,各有感怀,但是在南京主要的报纸上,根本没有一点体现。好像没有人知道北京发生的事情一样。

在这样的议论之下,何夕想要篡位的消息被按下去了。

而这个过程之中,何夕发现皇宫中,也就是朱雄英也出手了。将这个消息给封锁住。

朱雄英虽然知道,他与何夕迟早有一天矛盾爆发,但是双方都不想是这个时候。

何夕想要由此引发一场新的百家争鸣,但是不知道何夕见识太多,见过后世很多理论,但是面对这些人乱七八糟的议论,总觉得没有超出儒学的藩篱。很多人也不过是何夕的支持者而已。没有什么新意。更没有什么开宗立派的大人物。

何夕心中暗道:「看来,等人才长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成长周期是很长的。何夕在南京国子监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的根底是从儒学那边打基础的。与何夕学说有关联,但是并不多。

何夕真正推广教育,从娃娃开始学习何夕的新学。

其实就是在辽东之后了。甚至河北这些年才开始推广。而等一个从小学习了何夕的课程,然后经历过很多事情,一步步成长为大家。大概在三四十岁之后,那个时候,才算是思想成熟,海纳百川,有了自己的发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