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阅兵(1/2)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九十二章阅兵第一百九十二章阅兵

张玉看着北京城,不由感叹道:「这就是北京城了。简直不敢相信,这一片地方,我是来过的,当时不过是一片空地而已。而今居然是这个样子了。」

虽然而今的北京城与燕王之前的北平城并不是在一起的。但是张玉在这一带生活了这么多年。

对这一带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自然知道之前这里是这样的。他跟随燕王离开北平,这些年都没有回来过了。再次入关一路所见,简直是一种恍若隔世一般的感情。

算起来,不到十年。

十年之间。平地之间崛起一座百万人级别的城市,在古人看来,的确是震撼非常。

练子宁同样感叹道:「是啊。大变样了。」

练子宁对眼前北京城,其实并没有多少感受。他的心思还之前看到的铁路上。

面对铁路,练子宁高兴之余,还有一些挫败感。

练子宁是为何夕高兴的。

毕竟,练子宁很清楚铁路在何夕很多设想之中,有什么样的地位,那简直是国家的血脉。有铁路的地方,就有国家力量的投射。

有铁路的地方,就是国家不可分割的土地。

更知道,铁路代表的科技含量,蒸汽机的运用等等。

这也是练子宁的挫败感。

当初何夕提出很多想法之中,练子宁为了草原的长治久安,选择了青储法。当然了,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在练子宁看来,何夕提出的其他想法,都太好高骛远了。唯独青储法,虽然有难度,但是他相信一定能够实现的。

而今练子宁做到了。

漠北草原上,已经开始有定居点了。

牧民的生活习惯改变,虽然需要时间。但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谁都知道该怎么选,不用青储法的时候。每年冬天的牲畜都要饿死很多。但是有了青储法,每年冬天就很容易过去了。

而且,可以用更少面积的草场养活更多的牲畜了。

更不要说,练子宁在草原上,也种出了燕麦,土豆,等各种作物。也让牧民们,不仅仅只能靠畜牧业过活了。

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可以说,有练子宁在,燕王对漠北蒙古各部改革与统治,才那么顺利。蒙古各部的勇士,才会那么奋不顾身的为燕王效力。

练子宁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自傲的。

虽然说,燕王自立于朝廷在外,在练子宁心中是有隐忧的。毕竟每一个大明知识分子心中,都有一天下的梦。练子宁本人也没有想到,而今他会为藩王效力。

虽然感燕王知遇之恩。但是练子宁内心之中,依然希望朝廷能郡县漠北。

只是面对何夕的功绩,练子宁不禁有些自惭形愧。毕竟,在他看来,他的一切功绩在铁路面前,都不算什么。

如果北京有能力修建一条直达漠北的铁路。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到漠北去,一样能做到郡县漠北。练子宁的所做所为,其实并不是不可替代。

这如何不让练子宁心情复杂吗?

不等他们回过神来,就有礼部的官员来迎接了。练子宁作为正使,寒暄过后问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拜见首辅?」

这个官员说道:「真不巧,最近庆祝河间大胜阅兵,事务繁忙,首辅没有事情见客。要等到了阅兵之后了。还请两位见谅。不过,陛下倒是有时间,不如-----」

练子宁摇摇头,没有直接回答。但是已经拒接了。

他不能见朱雄英。不为别的。就是地位未定。

燕王此刻没有承认国内任何一个皇帝是正统。如果他去见朱雄英

,必须确定用什么礼仪,用觐见皇帝的礼节,还是用觐见亲王的礼节。单单这一点,就难倒了练子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