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朱允炆的换将之心(2/2)
也不能让这四府轻易让北京得了去。
毕竟,盛庸作为败军之将,他不能再次轻易失败了。否则,上上下下都不好交代,即便有傅友德支持也是一样的。
try{ggauto();} catch(ex){}
------
傅友德并不知道,他还没有到京师。他这一场大考,已经输了一半了。
朱允炆思量了许久,召见丁显商议,直接说道:「傅友德能不能换掉?」
朱允炆想换将,这是深思熟虑过的。
傅友德在前线战败,仅仅是一方面。甚至这一方面并不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傅友德虽然失地。但是全身而退,保住了大军。朱允炆对一些军事问题,并不是太了解。但是也了解到北军似乎用了不少新战法。
这一场大败,非战之罪。
朱允炆真正想换将的原因,却是傅家的势力太大了。
傅友德作为外戚,掌控前线大军,更是发动了对蓝玉的兵变,清理了蓝玉的势力,让傅家的势力大规模扩张。
作为实际意义的军中第一人。朱允炆岂能不忌惮?
当然了,朱允炆也不是非要让傅友德下台,全家离开军中才行。
他给傅友德是有定位的。
作为外戚事需要掌握一定的兵权的,驻扎在要害地位,不一定能打,一定要忠心。比如,朱元璋宫廷护卫,很长一段时间就是郭英守的。因为郭英的姐姐,就是朱元璋的郭贵妃。看書菈
比如,李文忠其实算起来也是外戚。
只是外戚的权力不能大。大了就会出问题。
外戚权力相对小,上面有其他人制衡。这个时候外戚是皇帝的好帮手,因为,他们与皇室的关系太紧密了。威胁到皇室权力的一定会威胁到他们。他们自然立场坚定。
当时,如果外戚成为权臣,这就不好了。
因为外戚与皇室的关系太亲密,变故生于肘腋之间,有时候让人防不胜防。
这就不好了。
在朱允炆登基之初,凡是以巩固地位为要。那个时候,并没有多在意这些,而今已经坐稳位置了。自然要思考一些比较长远的东西。
朱允炆想要的傅家外戚,自然是前一种,他甚至有一种感觉,他觉得,傅忠死的很不好。如果傅友德死了,傅忠活下来,就好多了。
傅忠不是没有才华。但是才华不及乃父,但是令他掌管京营。或者掌管京师的军队。却令朱允炆放心太多了。
而且,傅友德根本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情,他越是证明改革的必须性。在朱允炆这里,傅友德越是要换下来。原因无他,让傅友德主持军务改革,今后的大明军队,是朱家军,还是傅家军啊?
这是不容忽略的问题。
所以,朱允炆问丁显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倾向性。那就是要换掉傅友德。
丁显自然不会逆着朱允炆的心思来,他沉思片刻,说道:「颍国公而今大败,想要换将,也是一个好时机,但是这其中有几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谁来代替颍国公。而且继任者,不仅仅要坐镇北方大军,还要推行改革。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影响天下根基大事,臣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谁能承担如此大任。」
朱允炆说道:「无非是宋国公与魏国公,还能有他人吗?」
丁显说道:「陛下圣明。」
朱允炆说道:「什么陛下圣明。无非是这关系太大,你不老实而已。」
南京可以让人信任的帅才,也就那几个。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年轻一辈中,或许也有能独掌一军的大才,但是兵者国之大事,容不得一点马虎。这种事情,第一选择有经验的。而不是选择没有经验的将领。
只是
,魏国公与宋国公,从来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两个派系。
不管是推荐那一个人,都会引起很大的风波。如此一来,丁显又怎么敢随随便便的开口啊。
丁显面对朱允炆如此责难,说道:「圣明无过陛下,臣其实也不知道该选谁?自然不敢多言了。还请陛下见谅。」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