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刘基的选择(1/2)
衍圣公,孔克坚。
乃是孔子的五十五世孙,当今孔家的衍圣公。
读书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家也因为孔子的缘故,从宋以来,就一直被朝廷厚待。
只不过孔家的风骨,大家心知肚明。
用一言难尽来形容,都算给他面子。
只是因为孔圣的地位,孔家人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帝王都愿意尊奉孔家一脉,以示自己对儒家的重视。
同样的,一个君王也需要孔家出面,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如今他朱元璋打到曲阜,已经等于占领了孔家所在。
这位衍圣公却不愿意如他们的祖先一般,迅速滑跪,投靠大明。
却让皇帝觉得是奇耻大辱。
都是当墙头草的,你当初卖了宋,投了金,大家不说什么?
蒙古人来了,你跟蒙古人混得很好,大家也都当做没发生?
凭什么轮到自己,他孔克坚就称病不出?
朱元璋本就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人,又因为汴梁的事情多有郁闷。
眼见皇帝露出森然的杀意,熟悉他的老臣们,自然要劝谏皇帝。
“陛下,衍圣公也许真的病了!”
“陛下,不管如何,三思而行……”
关于衍圣公孔克坚的态度,其实百官心知肚明。
他们对孔家那位谈不上有什么好感,甚至要是对方吃瘪,他们还乐见其成。
可不管如何,如果皇帝要对付孔家,他们还是要站出来阻止的。
孔家对于许多人而言,就是个食之无味,但不能弃的鸡肋。
哪怕朱元璋怒火滔天,在一众老臣的劝说下,他也逐渐冷静下来。
他当这个皇帝,最需要的就是大义名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是朱元璋为北伐寻求的正统名分,可这个名分需要很多人为自己背书。
从鬼神上说,佛道二门的背书,是证明自己乃是奉天承运。
而孔家,却能代表自己获得天下读书人的认同。
老朱虽然愤怒,却也明白百官的劝谏有道理,哪怕心头有火,他也只能强行压下去。
李善长等人也知道皇帝的脾性,赶紧转移话题。
“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李先生请说!”
“关于陛下让臣推广的方法,臣也吩咐下边去做了,如今我应天府周边,有三个地方正有小范围的瘟疫……
其中痢疾两处,疟病一处……
按照那位姚先生的做法,效果显著。
不过对于疟病,相对而言差一些。
可总体而言,百姓活下来的概率比以前高了许多……”
朱元璋总算能听到一個好消息,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他细问官方处置的方式,还有具体的成果。
李善长跟了朱元璋多年,知道皇帝最重细节,而他也将如何处置的过程,一一说给朱元璋听。
反复确认了过程没问题,朱元璋还是很高兴的。
正如道衍所言,休养生息乃是天下第一要务。
可不管如何休养生息,也需要一代人的成长,才能换来人口的爆发。
在这十几年内,如何尽量避免人口死亡,对于整个帝国而言都是好事。
战争朱元璋没办法,可能从阎王爷手中夺回一部分人,终归不亏。
try{ggauto();} catch(ex){}
“为什么只有三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