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义名分(2/2)
尤其是宋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却拼命稳住不让皇帝发现他的失态。
“朕不是不尊重传统,不维护礼仪!
然,事急从权!
就像北伐的将士,如有机会,朕也希望他们能衣锦还乡,落叶归根。
try{ggauto();} catch(ex){}
可这世间哪有双全法,又哪来那么多心想事成?
士兵可以为了征战客死异乡,那瘟疫中处理一些尸体,怎么就碍着诸位大人了?”
“臣有罪!”
老朱话都说到这個份上,宋濂赶紧跪下来,磕头如捣蒜。
如果朱元璋只是单纯的责怪他,他还不至于如此。
可是皇帝以大义的名分压下来,没有任何人能扛得住。
说一千,道一万。
儒家的理想,也是为民请命。
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的,可这个高高在上的目标,没有人敢去否定。
宋濂指责朱元璋胡搞和朱元璋指责他们不接地气,说白了都是落在一个【民心】之上。
如今,皇帝证明了水中虫的存在,也证明了民心并不在他这边。
“臣等不理解陛下的苦心,有罪!”
刘基终归还是帮了宋濂一把,将他和其他官员都拉下水。
其他人见刘基带头说了,也赶紧俯下身体,说着请罪的话语。
“无妨,那这件事,就按朕的想法,推行下去!
以后朝廷赈灾,就按这个标准执行!”
“是,臣跟同僚讨论过后,马上会给陛下一个章程!”
李善长很快应下皇帝的命令,朱元璋满意点头。
“先生的能力,朕放心。
有你看着家里,朕才能安心远行。
等朕从汴梁路回来,朕要看到你交出来的成果……”
李善长低下头,朱元璋的性子他知道。
既然要做了,就必须严格执行下去,不然他从汴梁回来,少不得要找自己麻烦。
“臣遵旨,臣一定全力以赴!”
得到李善长的保证后,朱元璋掀起的这场大戏,才算真正落下帷幕。
此时,天色变得更加昏暗。
百官们也饥肠辘辘。
老朱解决一件大事,刚好又在准备前往汴梁的当口,他干脆让人设宴款待百官。
“诸位爱卿,朕不在京城的时候,太子就是大明的主心骨。
李先生,宋先生,尔等都算是太子老师,平日处理政务,可带着太子多熟悉熟悉……”
老朱不经意的话语,却让百官读出一些味道。
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感情,确实和别人不同。
自古以来,君王和太子名为父子,实为君臣。
皇帝和太子之间,多少总会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戒备。
很多皇帝在闭上眼睛之前,都不会完全放心太子。
哪有人跟朱元璋一样,在朱标才13岁的时候,就迫不及待让他了解这个国家的运作。
好像生怕太子不能掌权一样。
这样的父子,这样的君臣,反而安了一众老臣的心。
至少这个新生的王朝,能迎来首任君王和继承者的和平交接,对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也是好事。
皇帝用行动杜绝了百官未来投机的行动,让他们将全部的心力用在朱标身上。
解决了主要问题,席间宾主尽欢。
宋濂见皇帝没有惩罚他的意思,又主动敬酒认错。
“宋夫子劝朕,也是为了朕好,朕岂是那种小气之人?”
朱元璋心情很好,也不会跟宋濂计较。
这老头见皇帝心情不错,多嘴问了一句:
“陛下,臣斗胆问陛下,不知道这显微镜的制作者,可是《西游记》的作者?”
大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