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炸馃子(1/2)

灶火很旺,烧锅也快,没一会儿,锅中的豆油就热了。

白庆桦在一旁看着,正要开口提醒,就看到姜聪已经动手从面盆中揪出了一团面来,放在案板上,摊成了长饼状。

拿过一个夹着木质把手的不锈钢片,姜聪飞快的将面饼切成了一个个长度一致的长条。

白庆桦后方,负责直播的摄影师跟随其后,直播间里,不少观众都在看着比赛。

直播间里,观众总是出出进进,十几分钟就能换一拨人。

看到镜头对准姜聪,很多新观众都发着弹幕抱怨了起来。

“这不是在炸油条吗?有什么好看的?”

“人家都在包海参包子,这边居然在炸油条?”

“用油条参加点心比赛,也是没谁了。”

“我也会炸油条,早知道我也参加比赛去了。”

白庆桦看不到直播间里的弹幕,他只是看着姜聪手下被切开的面胚,啧啧赞叹了声:“这面和得真好。”

几个点心组评委也跟在后方,闻声附和:“弹性很强,下刀切开后,面胚自己回弹收缩,像橡皮筋一样。”

“这是西域省的八一特级面粉,筋度是全国最好的。”

白庆桦现学现卖,替姜聪解释了句。

“那怪不得。”

几个评委恍然大悟:“西域省的面粉的确好,当地的拌面过完凉水像橡皮筋一样,其他地方的面粉都做不出那种口感来。”

说话间,姜聪已经把油条的面胚切好了。

他往面胚上刷了点油,将两根面胚摞起,用一根筷子在上面轻轻按压了下,就捏着两头一扯,随后回身放进了烧热的油锅里。

面胚入锅后先是往下一沉,跟着就冒着气泡,漂浮了上来。

在油锅高温的浸炸下,面胚迅速鼓起涨大,膨胀了好几倍。

姜聪站在锅边,拿着一双长长的木筷子,不疾不徐的拨动着面胚。

白存本在一旁看着,忍不住低声嘟囔:“一次就炸一根?外行…”

白庆桦离得近,听得清楚,当即回身纠正:“这可不是外行,真正会炸馃子的,都是一根一根下锅的。

同时下锅多了,油温就会降低,影响口感。

炸馃子一小时最多也就出25斤,这都是有数儿的。

你爸小的时候就喜欢吃炸馃子,早上去排队,一排就是半个小时,就是为了等新出锅的馃子。

那时候买馃子可麻烦了,都得看着人家一根一根的炸,还不能催,催就是外行,不会吃。

像那不会吃的,就去大箩筐里买夜里炸好的,放了半夜,热馃子都皮条了,吃的时候得用牙往下拽,那就不叫馃子了。”

听着白庆桦的解释,直播间里顿时有不少上了岁数的观众都被勾起了回忆。

“的确,那时候想吃到顺心顺口的馃子,都得靠关系。”

“徐姐,来俩馃头!我们关系户!哈哈!现在的孩子估计都没听过这段相声了。”

“说话的这是白庆桦吧?果然是内行,我年轻那时候,买馃子可困难了,都得和大饼、烤饼、烧饼、馒头、蒸饼一起搭着卖,因为馃子好吃啊!属于紧俏货,根本不够卖的。”

“我在当年就是关系户,直接上里屋买,三两馃子,半斤大饼,根本不排队。那些排队的还说我,有什么好说的?我就告诉他们,他们一个个的,哪个都比我有权有势,我就这么点儿关系了,还不让我用?他们听了就没话说了。”

“我家以前就是开副食店的,跟早点铺就有关系,天天都能吃到热馃子,再配一碗浆子,小碗浆子大碗盛,只要三分钱,吃着真香!”

“你们都是吃家,我以前干过早点铺,别提了,可遭了大罪了我。

try{ggauto();} catch(ex){}

每天夜里三点我就得上班,屋子里好几个大炉灶,一个炸馃子,一个烙大饼,一个熬豆浆,一个熬老豆腐卤子,一屋子油烟。

冬天还好些,夏天那真是热得浑身裤褂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那时候大饭馆里挨着炉子上班的,每天都有一毛钱的烤火费,我们早点铺的一分钱都没有。

现在想想,那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熬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