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周瑜之谋,袁术野心,刘表的愤怒与奋进(2/2)
try{ggauto();} catch(ex){}
两人对视一眼,顿时一笑,孙策的江东战略规划,就这样定下。
随后孙策每逢大战,身先士卒,配合着太史慈,以及程普、韩当等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军越打越多,吴郡很快便是被其掌控。
在出兵会稽之后,同样连战连捷,引得不少人前来投奔,武有周泰、蒋钦等人,文有张昭、张纮等人前往投靠,一时间,声势无两。
而在秣陵的张辽听闻孙策之势,心中担忧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孙策的防备,同时扩充的两万军不断进行操练,以让其早日成军。
同时又让甘宁水师时刻注意孙策动静,甘宁水师如今两万人,大船数十,小船数千,同样在紧急操练着,同时时刻警惕着声势大涨的孙策。
张辽部署完成之后,又是一封急信,将此事报于徐州的吕布。
而在庐江的袁术,却是变得暴怒异常,因为他发现,以往他任命的那些人,现在都开始不听他的话了,尤其是孙策,推进势如破竹,大军数万,却依旧以大战为由,不听从他的号令。
这让袁术一度很是愤怒,甚至大发雷霆,其下之人,尽皆战战兢兢,生怕惹怒袁术,而遭受惩处。
袁术也尝试过与底下之人商议该如何,最终也只有阎象出声,就是让他募兵,再操练大军,同时将粮草与军械,全部发放下去,尽快让大军形成战力。
然而袁术只听了一半,他确实募兵,并且极为疯狂,原本他从寿春几地带过来的大军,再加上庐江之军,就有近七万人,袁术不思操练,反而再次募兵十万。
一时间,庐江也是被袁术搞得乌烟瘴气,尽管阎象百般劝说,但袁术就是不理睬。
至于杨弘数次对阎象落井下石,袁术也没有去理会,同样没有惩戒阎象。
当十万军被拉起来之后,袁术才感觉到有了一些安全感。
然而袁术这十七万大军之中,绝大部分都为强征而来的新军,操练甚少,甲具更是只有少数三万人才拥有。
尤其是袁术见粮食支出太多,为节约粮食,所有军停下操练,每日只食一顿,以此来减少粮食的消耗。
袁术的日子过得痛苦又奢华,到了后面,白日享乐,晚上却是每夜拿出那传国玉玺,目不转睛的看着,双眼之中满是贪婪。
终在一日,袁术忍不住了,叫来杨弘,一同欣赏着这传国玉玺,当杨弘看到这一幕,以及袁术那火热的眼神,心中当即就明白了袁术准备要做什么了。
尽管杨弘心中满是震惊,但他才智本就不差,对着袁术一顿阿谀奉承,袁术的心,跳动得越发厉害,整个人更是充满了炙热之感。
而在扬州旁边的荆州,襄阳里的刘表,对于吕布这次攻打袁术,也是极为震惊。
他与袁术打过,知道袁术的实力,若论大军战力,他荆州的大军要强一些,但是袁术胜在军多,而他刘表军少,甚至不能像袁术一般,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他虽是荆州牧,但却是与荆州家族一同掌管着荆州,只是他占据着主动与大势,荆州世家早已是围绕着他来做事,但却是做不到袁术那般随心所欲。
而让刘表震惊的,不是袁术被逼得退至庐江,而是吕布从徐州出兵开始,前前后后才多少时间,就将袁术给逼到庐江了?
这一次,也是让刘表知道吕布大军战力的夸张。
而刘表除了震惊,就是愤怒,没错,就是愤怒。
率领五百骑兵冲击三万袁军,阵战桥蕤的黄忠,就是他荆州人士,而且这黄忠,原本还是他在长沙大军的军候,如今,却是成了吕布手下名震天下的大将。
还有那率领九百精兵夜渡大江,以九百人,袭击两万袁军大营,阵斩袁术大将,攻破敌营的甘宁,同样是他荆州过去的,他对于甘宁,是有印象的。
然而只因为他看不起为贼的甘宁,如今去到吕布那里,同样成为了名传天下的大将,刘表虽然面上不说,甚至毫不在意,但在心中,可是一阵后悔啊。
在刘表眼中,吕布这是撞了大运,从他荆州捡了两个人过去,结果两个人都成了当世名将。
也幸好魏延还没有拿得出手,震惊天下的战绩,不然,刘表恐怕会更加心痛。
而刘表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毕竟现在人都在吕布手下成了当世名将了,肯定也劝不回来,再想,再愤怒也无用。
而刘表在手下谋士蒯越的提醒下,也是对南阳动起了心思,南阳被袁术占据之后,刘表可是想着将这么大一个郡给收回来的,以前迫于袁术势强,一直没有动手。
如今袁术势弱,正好是他刘表动手收回来的机会,南阳乃大郡,即便经过黄巾祸乱,但人丁依旧繁多,也依旧富庶。
随即刘表也没有动用蔡瑁,直接派出了大将文聘,率领三万军,准备前去收复南阳之地。
与此同时,在襄阳城南学业堂之内,庞德公、司马徽,以及黄承彦几人,正坐在一起讨论着,在他们身前的桌上,正摆放着温候纸,三人对这温候纸,都是阵阵称奇。
“想不到这温候,还能做出如此绝世之物,温候纸,不错,这对天下人而言,乃幸事矣,且价格低廉,也不怕有人用不上这温候纸了。”
黄承彦说完,庞德公与司马徽都点点头,对于吕布的那些名声,这两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心中,也从未有过吕布这人,只是这温候纸的出现,加上九江大战的胜利,进入到他们的视野当中。
这时庞德公缓缓开口。
“那温候手下大将黄忠与甘宁,原本皆是荆州之人,如今却是到了吕布帐下,元直也是消失许久,不知是否也会在那温候那里?”
庞德公话音落下,黄承彦就开口了,徐庶与黄承彦,还有庞德公的关系都还是极好的。
“这不可能,元直是什么样的人你这老骨头又不是不知道,断然不会去投奔那吕奉先,更何况元直学业还未完全开始,又何谈前去投靠。”
说到这里,两人都是一叹,自徐庶不见之后,他们两人可谓是异常担忧,即便让刘表寻找,也是没有任何踪迹发现,让两人都很是愁眉。
在两人眼中,多好的一个苗子啊,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