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仗就该这么(1/2)
此时的鳌拜也只是大声提醒着,脸上并没有任何慌张之色。
身为大清勇士,自然不会被软弱的明人吓到。
况且这时候回去也是个死,就算躲得过明军的火炮,也免不了人头落地。
然而炮弹不会因为鞑子的悍不畏死而有片刻的犹豫。
由于炮击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需要去刻意寻找目标,只要瞅准一个地方猛轰,等待敌人自己上来送死就行。
一时间哀嚎遍地!
虽然这次大明的炮弹打在了自家的城墙上,但砸死的都是一个个的鞑子。
只不过毕竟不是后世的开花弹,再猛烈的攻击也无法彻底拦住鞑子。
甚至大部分的鞑子都能从城墙的缺口冲进城内。
可等到他们冲进两三百米之后,就会遇到一群小炮的霰弹拦截。
超近距离的杀伤效果并不弱,但如此近的距离也不可能阻挡鞑子多久。
此时一连躲过两次杀招的鳌拜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
仿佛对他来说这才是战斗的开始,接下来的就会是一面倒的屠杀。
挥舞着长刀就带着身后的勇士冲进了纵横交错的残垣断壁之中。
可很显然眼前的残垣断壁只是一种错觉。
这就是连日来在王承恩的带领下临时是修建起来的防御工事。
并不需要有多高的防御力,也不需要经久不坏。
只要能牵制住鞑子的骑与射,便足够了。
在一定的距离内,刀子可比弓箭好使。
更关键的是要看拿刀的人有没有勇气。
或许在大明的其他地方遍布无胆的怂兵。
可在如今的大明京城并不缺乏这样的悍兵勇将。
勇卫营的将士们个个悍勇!
在原本历史上的勇卫营,都是少数敢硬悍鞑子的存在。
更何况是如今经历过特训的勇卫营。
当然勇卫营的勇猛也不是偶然,他们战力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部分将士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老兵。
就比如此时的周遇吉,锦州人士,常年在辽东作战,累计军功被调到京营游击,而后才被王承恩选到勇卫营,成为勇卫营三副将之一。
一把长刀舞的虎虎生风,加上身边亲卫的配合,眼前的鞑子个个毙命当场。
“娘的!仗就该这么打!以前那都是个啥!”周遇吉兴奋的满脸通红。
这是传自墨家的小组配合作战方法,比只有勇气、只顾个人猛打猛冲的鞑子,在这预设好的战场上更有优势。
说白了,这就是阵法。
没有书中话本小说里描述的那样神乎其技。
什么三才、八卦、九宫阵,什么生门死门,其实都是文人士大夫的故弄玄虚而已。
阵法的本质就是抢占局部优势。
就像现在的城西,鞑子从两个墙壁之间冲进去,必然是要面对两个方向以上的明军联合绞杀。
尽管这些明军的配合并不如太平军专业,但同样的鞑子应对的也手忙脚乱。
最可怕的就是这里的战场层次分明,明军在残垣断壁厮杀的同时,外围的炮火仍然不绝,丝毫不需要担心,炮弹会落到自己身上。
身在其中的鳌拜已经感觉到这种战术的可怕。
try{ggauto();} catch(ex){}
然而此时已经无法回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