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绕过京城?(1/2)

崇祯皇帝不善军事,但听了王承恩的分析之后,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其实,他不仅不善于军事,连政事也是个外行,只不过近年来的磨砺让他有了些正确认知。

想当初乙巳之变的时候,京城外面还有袁崇焕和满桂的兵马守护。

虽说守得不尽如人意,可现在连这样的兵马都没有。

而要等卢象升等人回援勤王,只怕是要等一个月以上。

至于京城附近其他州府的勤王兵马,崇祯皇帝是不指望的。

毕竟现在城外的鞑子没了大明主力的阻挡和牵制,那些勤王兵马即便来了也是送死。

说到底,在他的心里,最大的依仗还是山东的墨家。

只有墨家才可能歼灭鞑子。

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崇祯皇帝重新看向王承恩,询问道:“现在城里有多少可用的兵马?”

“京营禁军、巡捕营再加上厂卫和锦衣卫,四万有余!”王承恩回答的很干脆。

然而接着又有些犹豫的提醒道:“皇爷,只不过这些人马……”

即便没有王承恩的提醒,崇祯皇帝也清楚现在的京营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初组建勇卫营的时候,都派人了解过。

除了空饷等问题之外,很多将兵都成了勋贵们的私兵。

可以说是烂透了。

只是崇祯皇帝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的少年。

以现在的实力,不可能同时对付勋贵和文官,所以当时只要是这些人不影响到勇卫营的组建,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统御的问题,尽管自己早就让王承恩提督京营,负责京城防务。

但文人、勋贵、内臣之间的矛盾是一直都存在的。

他很清楚想要指使得动勋贵,还得自己这个大家长来。

于是,崇祯皇帝直接说道:“其他的不用担心,朕明天会让他们入宫。你只管去做就行了!”

“奴婢知道了!”王承恩再次行礼。

然后看向一旁的方正化,道:“方公公,咱已经将宫门的守卫换了,这宫里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厂公,放心,绝不会出岔子!”这是方正化的承诺。

在原本的历史上,方正化很早便带兵出京镇守,所以李自成围城时,不在京城,否则能多撑几天也说不定。

现在有这样一个身手了得的人在宫内护驾,王承恩才能安心守城。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王承恩就连夜出了皇宫。

他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向各方派出求援信使,以及粮草、火器火药等物资的配备。

在训练勇卫营的时候,他并不是完全照办墨家的模式,所以没有放弃火器的训练。

毕竟对于大明朝廷来说,野战能力固然是需要加强,但火器守城更是核心。

就如在墨家军队里学到的那样,以目前的火器杀伤水平来说,最能发挥效用的就是守城和海战。

把握住难得的先机,可以减少被人算计的风险。

在很多人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京城开始了全方位的准备。

可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到了第三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崇祯皇帝也没有从正常渠道得知鞑子进入京畿地区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