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言商(2)(1/2)
大明自万历开始,物价就开始大幅上涨,特别是万历三大征之后,到了天启和崇祯时期,那物价就开始年年飙升。
例如一只鹅从嘉靖时期的80文涨到150文,一匹普通的松江麻棉从200多文涨到400多文。
造成这种现象一是因为常年灾害和频繁的战乱,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
二是随着海外贸易逐渐活跃,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白银贬值。
现在邢如意拿出明华堂的麻棉布,和市面上一模一样,却在钱家说只卖万历年代的价钱,比现在市面上的价格降了三成还多。
钱世桢以为邢如意准备打价格战,为明华堂开拓市场,这是最常见的市场营销策略。
“邢夫人,老朽认为此举不妥,以压低货物价格抢占市场的方式,其他本地商贾必然会联合一起压价抵制。”
“在商言商,如果经商毫无利润,这个买卖是做不长久的,长远来看,对明华堂是弊大于利啊。”
邢如意知道钱世桢的意思,明华堂再厉害,也是没法和江南大量织造商人竞争的。
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开拓市场,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搞到最后要看谁的资本雄厚,看谁撑不住。
钱世桢认为明华堂的棉布价位,是没有利润空间的,做不长久,要是最后搞不下去了,回到原来的价位,这对明华堂的招牌就非常不利了。
但是如果明华堂的丝棉布卖这么低的价格,却还有利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邢如意笑道:“钱老爷子,这不单是我们明华堂现在的价格,将来随着规模扩大,各地纺织工坊建的更多,可能还会继续降低价格。”
钱世桢摇头,“邢夫人,老朽知道陛下组建商行,可能主要是为了平稳地方民生商品价格,但这样做亏本买卖,投入太大,迟早是要耗不起的。”
“钱老爷子,以这个价位的麻棉布,我们明华堂还有利润。”
一旁的钱重一脸的不信,“邢夫人,我们钱家世代经营着各种布匹生意,现在一匹布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加上运输,成本就已经接近300文一匹了,你们明华堂的布卖300文一匹,又能从何处来的利润。”
邢如意问道,“你们钱家织造工坊,一组工人一天能纺织几匹布?”
这个问题可是涉及到商业机密,钱世桢两父子被问得一阵迟疑。
邢如意这时扳着手指头细细算了起来,“大明织造工坊的熟练丝织工,假若用二人脚踏缫车,大概一人一日可缫丝30两;五人一组的工序,一人执爨,二人专打丝头,二人主缫,五人可缫丝大概不超过30斤。”
“一个织布工,一天纺纱不超过一斤,织布产量也就一匹二尺的样子。”
“就算你们钱家织造坊的工艺先进,加上三成,一人一天的织布产量,也不会超过2匹。”邢如意看了一眼钱重,又转向钱世桢,问道,
“钱老爷子,我说得可对?”
钱世桢点点头,江南织造业很发达,但确实如邢如意所说那样,一个人一天织布产量,再怎么快也不会超出2匹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