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必须得改革(2/2)

“这也算了,大明的特权养出了一窝窝的白眼狼,他们个个身家巨富,国朝危难之时,不想着为国效力,却在后方聚兵造反。”

try{ggauto();} catch(ex){}

钱谦益立刻无言以对,这次造反的影响,确实让天子有了充足的借口。

朱由崧对钱谦益彻底的失望,继续大声怒斥,

“大明立国近三百载,人口土地只增不减,但朝廷的税收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一年比一年少,朕岂能如此容忍。”

今后朝廷的运转,军队的财力支撑,总不可能一直靠抄家问罪来搞银子,也不能一直由他的内库来补贴军费,这太不合理了,应该让他走向正轨。

但想要改变,不清查田亩,让国库增加税收是不行的,朱由崧是绝对不能一直和这些士绅们妥协。

而是要趁这次有人造反的机会,把事态扩大,整顿天下田桑,提高国库收入。

如果一直这样非暴力妥协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估计朝堂上下,大家都是很爽。

但是,这个大家都很爽,指的只是小部分士绅地主、官僚权贵,百姓却没有丝毫改变。

为什么大明朝廷的皇帝想办个事,往往都很难,要和文官们扯一堆皮,要顾忌方方面面的利益,搞得斗来斗去就是没个结果。

如果得不到地方官员的支持,朝廷政策都到不了地方,一切都是瞎忙活,好事都能办成坏事。

就像后世的光头,名义上统一全国,但是除了自己嫡系的中央军,各地都有军阀,为了相互利益,一直没法形成一个统一意识。

造成这一切,其实就是相互妥协的结果,上层权贵统皆大欢喜,普通百姓还是要面对一样的吸血虫。

朱由崧非常清楚,非暴力的政策改制,去进行变革,那只是利益集团内部的妥协,是一场权贵官僚内部的分赃而已。

这种改变并不能给这个民族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全国的意识形态、和政令这两方面,都必须打通。

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朱由崧当然清楚,大明广大的普通百姓,已经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了,作为一个统治者,不得不去推动改革了。

简单的一个温饱问题,对于生活优渥的权贵们,他们是很难去体会到普通百姓每天经历着什么的。

在权贵们的惯性思维认知里,甚至是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一群贱民怎么可以有资格过好日子,这社会本来就是如此。

像钱谦益这种人,虽然读书多,但是并不代表他的思想超出了其他人,他依然是那一群权贵圈子里的人。

毕竟儒家思想就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尊卑有别,三纲五常那一套才有市场。

钱谦益习惯性的认为,士绅权贵就该受到优待,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统治者和权贵已经和普通百姓完全没了共情,到了何不食肉糜的时候。

当统治者制定的一切政策,都是以他们理解的角度出发时,王朝灭亡就不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都到不了300年的魔咒。

如果朱由崧不去改制,一切都是白忙活,大明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