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既生萧景瑜,何生我梅长苏(2/2)

再说了,将来本王打下这么多的土地,马上打天下,总不能马上治理天下,终归需要这些读书人去治理的。

另外你放心,他身上的毒本王会帮他解除,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再说吧。”

“其实殿下不用跟霓凰解释的。”

“你我夫妻一体,不是说说而已,本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将来会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来拿主意,坦诚一点没有坏处的。”

“霓凰明白了。”

-----------------

昭仁宫内,太子正在和越贵妃一起吃饭。

try{ggauto();} catch(ex){}

“母妃,你说父皇是什么意思,老九灭楚有功不假,但是之前他的错可不小,现在又把中书令柳国公的孙女赐给他当侧妃。

儿臣这太子之位是不是不保了?”

“皇儿勿忧,陛下现在没有罢黜你太子之位,那你就是太子,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自己要稳住,这一点你要和誉王学学。

东宫太子之位乃是一国之本,只要你不犯错,就是陛下想换,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的,你一定要稳住,必要时可以去跟蜀王走动走动。

再说了,南楚与大梁交战百年,都没有办法拿下,其中陛下攻打南楚十数次,都没有讨到多少便宜,可是蜀王三月不到,就灭了南楚。

这是多大的功劳啊,殿下只不过赏赐其七珠冠,可见陛下心里是有些忌惮的,这次陛下将岳阳、九江、黄山、余杭大营,迁到南境的曲靖和南宁,

未必不是防着他。

另外陛下让靖王领兵在外,誉王领了巡防营,而你则是坐镇东宫,蜀王想坐到你的位置上,也得先过靖王和誉王两关。

除此之外,难道他敢造反吗?

听说他把兵马都留在了南楚那边,他的身手是不错,但是这里可是金陵,有御林军、禁军,还有巡防营,就他那一千二百府兵,如何成事?

所以你千万不要犯错,宁可不做,但绝对不能错,否则朝堂之上的那些墙头草,会惧怕蜀王的势力,拉你下马当垫脚石,去拿从龙之功。”

“儿臣明白。

只是儿臣这太子当的也太窝囊了,以前有誉王,后有靖王,现在又来了一个比他们狠百倍千倍的蜀王。

儿臣真是命苦啊。”

“哼,你以为东宫之位这么好做,熬一熬吧,等到你继承大统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越是这个时候,心越是要稳住,绝对不能自乱阵脚。”

“多谢母妃点拨,只是朝中现在的大臣,跟儿臣贴心的不多了,要不要儿臣想想办法,拉拢一些大臣摇旗呐喊?”

“糊涂,以前拉拢大臣跟靖王斗,那是因为陛下需要,现在有蜀王在前面顶着,你什么都不要做,一做就错。

你是储君,他们是臣子,再说了,现在陛下和蜀王的视线都在朝堂之外,不打仗的时候,朝堂是重心,一旦起了刀兵,焦点就在战场。

现在你身为太子,自当为陛下分忧,多帮他署理政务,才是根本,与大臣走的太近,反倒对你将来治理天下有所妨碍。”

“儿臣知道了,那就先靖王和誉王他们跟他斗去。”

。。。。。。

“殿下,您莫要着急,不就是柳如烟吗?

再说了,就是真着急,那也是太子那边急,您有什么好急的,如今的东宫太子可不是您,陛下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到退位还不知道有多久呢。

虽然蜀王灭了南楚、立了大功,但是已经引起陛下不喜,听说蜀王殿下想要进攻缅夷诸国,陛下调了四大营的六万兵马。

若是战事顺利,那就是助力,若是战事不顺,或者失败,恐怕就是擒拿蜀王的排头兵,此时殿下要做的就是等蜀王出兵,见机而行。”

誉王眉头皱了皱,与其有些不开心。

“那本王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当然要做了,不但要做,而且要大做。”

“哦,说来听听,如何大做?”

“殿下,以前陛下的皇子中只有太子和殿下最为受重用,这里面虽然有陛下的意思,但是也真切的给了殿下机会。

现如今靖王崛起,蜀王更是横空出世,更有灭国之功,也正是有此泼天的功劳,才令陛下将柳如烟赐予蜀王。

殿下您想,若是陛下真有意蜀王,如今他武有穆王府,文有柳国公府,那为何不直接罢黜太子,立他为太子呢?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陛下不愿意,即便是夜秦并入了大梁,让他的血脉短板给弥补上,陛下依旧不愿意。

以般若对太子殿下的了解,此时他定是求稳,以保太子之位,而靖王又远在长安,这金陵城中能为陛下牵制蜀王的只有殿下了。

所以殿下可以趁着大家的视线,都在战场之上的时候,尽快的收拢朝堂势力,即便是到了不忍言之时,殿下总掌大权,何愁大事不成?”

誉王听完之后,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来回的走了几步,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越想越觉得高兴。

“般若,你真是本王的张良、陈平啊,若是将来本王有那一天,一定少不了你一个贵妃之位,你说从谁开始比较好呢?”

“殿下,如今吏部侍郎王袁珂是殿下的人,而吏部尚书钱玉书乃是御史台都御史出身,也未必不能拉拢,还有如今的御史台都御史田德之等,以前就是殿下的人。”

“好,你说的很对,只要能重新拿回吏部,本王自然就有信心满满的控制朝堂,到那时,即便上是老九能打,又能如何?

执掌朝政,可不是打打杀杀能解决的事情,而且本王手中有巡防营,这次本王倒是要看看,究竟谁敢不给本王面子。”

看着又支棱起来的誉王,秦般若心中充满了鄙夷之情,跟那个男人相差太远了,怎么可能斗得过,好久没有得到他的赏赐了,都有点想了。

想到他那些花样,身子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般若,你怎么了?”

“属下是为殿下重拾信心而感到高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殿下一定能达成所愿,成为大梁的中兴之君。”

“哈哈,那是因为本王有般若辅佐啊。

对了,你说本王要不要给老九使使绊子,让他南征缅夷沉沙折戟呢?”

“殿下最好不要轻动,有靖王牵制就好了,若是蜀王查出是殿下所为,一门心思的要报复,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你说的对,倒是本王忽略这件事了,只是不知道靖王能不能靠得住啊?”

。。。。。。

“殿下,如今南边传来消息,蜀王已经灭了南楚,回到金陵,咱们总不能一直在这跟大渝干耗着啊?”

“战英,本王虽然也想坐上那个位

置,但是却不能隐私而废公,不过咱们回去的日子应该不远,大渝兴师动众起兵五万,但是南楚灭亡的太快,根本没有给他们机会。

对面如今寸功未立,估计很快就扛不住了,毕竟大渝的国力有限,本想着来趁火打劫,哼,这下要吃鸡不成蚀把米了。”

“覆灭南楚是好事,但是对殿下却未必是好事。。。”

“好了,不说这个了,本王怕对面不甘心,要是起了强攻捞一票的打算,一定做好防护的事情,千万不可功亏于篑。”

“末将明白。”

战英边走边想,自己这位殿下也太刚直了,唉,真容易吃大亏啊,要是那位梅先生在长安就好了,可以规劝一下陛下,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而此时的梅长苏,正在详细的听聂锋讲述当年的事情。

“少帅,真是得天之幸,您还活着,要是。。。”

“聂将军,别说了,当年的事情谢玉以有心算无心,不是那么好躲避的,幸亏你也活了过来,要不然夏冬嫂子能恨我一辈子。”

“梅先生说笑了,这一切都是夏冬错怪了,给先生道歉了。”

“都是自家人,何必谢来谢去的,就是不知道这位蜀王殿下,究竟想要我们怎样,如今聂将军还活着,当年赤炎军谋反一事,很快就能真相大白了。”

“暂时还不行,梅先生应该不是急躁的人。”

曹和平人还没有到,声音就到了,三人闻声一转头,就看到了曹和平带着穆霓凰进了殿门,事关林家和祈王,梅长苏确实有些着急了。

“殿下,为何不行?”

“不为什么,时候未到而已。”

“那什么时候可以?”

“梅先生是在质问本王吗?”

“梅某不敢。”

“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诸位还是先等一等,不过不会等的太久,赤焰军的冤屈平反,本王自有安排。

聂将军,你是答应过本王的,希望你能信守承诺,你放心,等到时候,本王自然不会食言而肥,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

“聂锋携内子,谢过殿下。”

“免礼吧。

这位是本王的王妃穆霓凰,你们三人能相见,都是她向本王求情,所以诸位一定要保密,任何人都不得泄露聂将军还活着的消息,悬镜司也不行。”

说罢,看着夏冬。

“夏冬明白,这件绝对对谁都不会说的。”

“本王相信你。

聂将军身体还未痊愈,暂时不能离开蜀王府,霓凰,你让人送聂将军回去吧,然后和夏冬一起走走如何?”

“多谢殿下。”

三人出去之后,曹和平看着梅长苏。

“皇权至上,任何人都不得践踏,莫说是你,便是林帅复生也不能碰,梅先生,你现在应该了解本王了。

一切事情只要按我说的做,若是梅先生非要一意孤行,那本王只能提前送先生走了,另外本王会彻底的治疗你的火寒毒。”

“殿下能解火寒毒?”

“呵呵,你可以不相信。”

“梅某相信殿下,只是有一个事情梗在心里,梅某就客气了,宫羽究竟在何地方,还有萧景睿究竟在哪里?”

“本来我打算让宫羽见见你的,但是她没有答应,等将来有机会吧,梅先生,你可以告知靖王,何去何从,总要有一个打算才是。

是敌是友,皆在你的一念之间。”

“多谢殿下相告,那殿下究竟需要梅某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