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永远都回不去了(1/2)
“滴、滴、滴…”
三辆高大的黑色奔驰V依次进入东村所在区域,最后停在了9街。
纽约曼哈顿岛的道路命名很有意思,就像是个棋盘一样。
东西方向叫街。
南北方向叫大道。
从下城区一个叫休斯顿街的街道开始自南向北,便是1街、2街、3街以此类推,一直道上城区一共两百多条街。
当然,这是大路的命名方式,实际上小胡同小巷子还是以人名命名。
…
华夏人喜欢看热闹的毛病还是改不了的,陈澈等人刚一下车,附近的人刷一下就看了过来,大多都是亚裔面孔。
全世界只有三个地方华人最多。
一个是华夏本国。
一个是东南亚。
还有一个,就是美国,其中包括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的华人最多。
纽约州,除了唐人街以外,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是法拉盛、布鲁克林八大道、皇后区长岛以及东村等区域。
东村不算华人聚集地,准确来说东村更像是亚裔聚集地,因为这里的韩国人和日本人也很多,因为东村这片区域就是所谓中产阶级待的地方,就是去不了曼哈顿核心区又嫌弃布鲁克林等地方的人。
因为位于下城靠近中城,所以这边的流动性也非常大。
这里有许多小酒馆、酒吧和学生酒吧以及遍地随处可见的餐厅。
这里聚集了不少思想前卫,精神涣散以及怀揣着美国梦的各种各样人。
国内那句“去美国刷盘子”,如果选择了纽约,那东村差不多就是刷盘子的选择之一,这里的餐馆非常非常多。
70年代,朋克音乐的发源地就是纽约的东村,这种地下风格、极简主义的摇滚乐,让这里充满呐喊和绝望,既叛逆又简陋的同时,也被别人称为地下城。
其实在这里,华人最多的主要还是像郭景林这样的学生,包括一些像别的国家来此,怀揣着美国梦的各种年轻人。
“怀揣着美国梦”,你听这词,就知道这不是什么高档的地方,甚至刻板印象的想一想,这里应该是曼哈顿岛上,很乱很乱的一个地方了,毕竟自由嘛。
艺术氛围+学生仔+餐厅酒吧+夜生活+摇滚音乐+美国精神+美国梦。
这些标签贴在东村身上。
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什么地界了。
在21世纪以前,东村是真乱,不过随着建设和管控,这地方也好点了。
街道挺整洁。
除了没有高楼大厦以外,初次看这些也建了没多少年的房子,还是有种小资情调在里面的,而且非常的热闹。
这地方陈澈记忆深刻,尤还记得他第一次被日本娘们勾搭,还是在这里。
陈澈在美国两年,其实他感觉白人女性喜欢他的概率几乎为零。
可能因为感情的培养,所以才让卡莉斯塔成为了一个概率之外的产物。
在美国的白人眼里。
黄种人男性几乎没有优势。
虽说因为日韩文化的影响,也带动了白人对亚洲人的审美印象,不过那属于是好奇+养眼的成分居多一些。
就算白人女性和华人男性谈恋爱,在不动用钞能力的情况下,也几乎是因为新鲜感,很少有白人为华人疯狂的。
尤其是郭景林和陈澈这种,不是在美国长大,没有华裔面相的外来华人。
像陈澈这种瘦瘦弱弱的小白脸风格,完全不在白人审美里面。
但其实,以陈澈目前的身材,如果再来一些肌肉又是不一样的效果。
身高有了,开朗自信有了,他如今差的只是虎背熊腰的壮实。
不过,谁特么管白人喜不喜欢。
除了卡莉斯塔那种精灵一般的少女,拥有白皙的肌肤和粉嫩樱桃唇乃至如蓝宝石的眼睛,像一般的白人女性陈澈也特么看不上,白贴都不要的那种。
亚洲人有亚洲的审美。
以前的陈澈在白人面前不吃香,不过日本娘们和韩国娘们喜欢啊。
陈澈虽然瘦,但他高啊,陈澈虽然不强壮,但他温柔啊。
日本男人不喜欢高个女人,在日本娘们那边恰恰相反,整体喜欢个高的。
try{ggauto();} catch(ex){}
就在2016年,陈澈第二次来纽约的时候,当时郭景林还没有搬到这里,只是带他过来吃饭,顺便喝喝酒。
就在一家酒馆里,郭景林遇到了他的朋友,然后大家就坐在一起喝酒,最后有个女生叫了两个日本娘们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