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天门(1/2)

李秋霞经过2年多的太空城研究,已经不满足于太空摩天轮的小打小闹了,而且很多想法需要考虑在行星上面才能实际进行,因此开始考虑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真境集团和联合航天局在2019年3月宣布了火星殖民计划。火星殖民计划是分多步多层次进行的,可以细分为南天门计划、火星环境改造计划、火星基地建设计划、全面殖民火星计划等几个分部计划。

首先启动并付诸实践的乃是南天门计划。众所周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拥有着强大的引力场以及厚实的大气层包裹。这两个因素使得在地球上想要将航空器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变得异常艰难。不仅如此,若要发射大载重的飞船,其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成本耗费都是极为高昂的。

鉴于此般状况,如果想直接从地球上起飞来实现征服太空的宏伟目标,显然并非明智之举。于是科学家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一项构想:即在离地球不太远的太空中修建一座中转站。

具体来说,先利用较小载重的飞船将地球上的人员及各类物资分批次地运输至这座中转站。待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再换乘更为庞大且性能卓越的大型太空飞船于中转站处起飞,并向着下一个既定的目的地进发。

之所以将这座中转站命名为“南天门”,正是因为它处于人类迈向太空征程中的首站位置,而在我国的神话中,上天庭一般要先经过南天门。而基于这一重要意义,整个围绕建造该中转站展开的宏大计划便顺理成章地被冠名为“南天门计划”。

那座宏伟壮观的琼楼,其直径高达 7 公里!如此庞大的建筑规模足以容纳数万人在此居住生活。从面积上来说,将它用作太空中转站似乎绰绰有余。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座琼楼位于距离地面高达 3.6 万公里的同步轨道之上,作为南天门还是太过遥远了些。就当前人类所掌握的航天技术而言,想要把它当作中转站来使用并不是一件十分合适的事情。

当然,如果非要让琼楼充当太空中转站这一角色,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不过,得先对其运行轨道进行调整,使其变轨至更低一些的轨道才行。实际上,琼楼最初被建造出来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作为一座太空城而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试验工作。毕竟它只是初代实验版本,所以在设计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整体规模相对较小。

再看另一边,历经数年精心打造而成的太空摩天轮如今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城市!不仅如此,这里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家太空电视台呢。截至目前,太空摩天轮上的常住居民数量已经超过了 2 万人之多。为了保障物资供应以及人员往来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这里还安排了定期往返于摩天轮和地球之间的太空飞艇。现在琼楼上的居民都是一些科学家、军人或者政府特别选派的人员,另外就是真境集团的员工,还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太空小镇。

琼楼不但承担了太空通讯中心的作用,还有许多太空研究项目在上面进行着。如果兼做南天门,生态研究、太空中转站、通信中心、太空飞船修理中心等功能集合在一起,李富贵觉得摩天轮以后会变得很局促,扩建就成了必然之路,而且现在琼楼还有一个太空通讯中心的功能,变轨后很多东西都要迁移,想来想去这么搞不划算;还不如新建一个南天门,现在的摩天轮保持不变。

官方宣布了新建南天门预计为直径60公里的球形,由真境集团负责建造并入轨。配套南天门计划,还将制造一种星际摆渡船,就是琼楼的缩小版本,去掉了外环、中环,只做中心盘、内环部分,是一个能在太空中飞行的大车轮。

星际摆渡船跟琼楼一样,依靠自转产生离心力模拟重力,靠着自循环模拟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两千左右人类长时间太空旅行需要,实际上作为摆渡船,并不完全依靠自身的模拟生态系统提供补给,很大一部分补给是依靠基地的,所以运输能力很惊人,在太阳系内满载一次性可以运送五万人。同时现在阶段星际摆渡的任务基本上也只在太阳系之内,航行时间不会太长,并不需要特别完善的模拟生态系统,所以自转速度也不是很快,只是提供较小的模拟重力即可。

由于有了建造琼楼的经验和场地,摆渡船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摆渡轮主要功能是用来摆渡的,生产系统、武器系统、科研系统都大幅削减。只是为了得到更快的加速度,大幅加强了推进系统,除了有一套修士推进系统外,还安装了大量的离子推进器,而琼楼上面是没有修士推进系统的。第一艘摆渡船预计建造费用是1万亿元左右,不到3年时间就能完成建造。

星际摆渡船犹如一座空中城堡,它不会像普通飞船那样直接降落在行星的表面之上,只穿梭于广袤宇宙中的各个南天门以及太空城之间。而连接着南天门与星球地面的重要运输任务,则交由“太空奶瓶”来承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际移民计划蓬勃发展起来,对太空奶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此国家专门修建了生产太空奶瓶的工厂,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订单,生产线也是一再扩大。

然而,后续生产出来的大量太空奶瓶虽然数量众多,但它们已不再是最初那种完全由李富贵亲手精心炼制而成的高端装备。如今,除了至关重要的控制核心仍需依赖李富贵独特的炼制技艺外,其余诸如外壳、引擎等部件要么通过精密的机械制造工艺批量生产,要么交给其他具备一定炼器能力的修士们去打造。正因如此,这些后期量产的太空奶瓶相较于早期产品而言,其防护性能确实有所削弱,但与此同时,它们的制造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时产量也大幅增加了。

2020年4月1日,人们突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两颗月亮,新出现的月亮就是南天门了。南天门是一个直径60公里的圆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运行轨道是个椭圆,近地点大约是4500公里,远地点约公里,围绕地球一周需要6小时(这个公转轨道只是粗劣的计算了一下,可能有百分之几的误差,圆形的卫星轨道的运行周期公式为:t=2π*开方((R+h)立方\/g)\/R,其中R是星球的半径,h是卫星离地高度,g则是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南天门之所以采用椭圆轨道而不是圆形轨道,是为了有个近地点,方便地面的航天器更容易登上南天门。

南天门曾经确实认真思考过采用晨昏线轨道的可能性,但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晨昏线轨道固然存在着始终面向太阳、能够 24 小时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太阳能这种显着优点,然而它同时也具有一些无法忽视的缺陷。

首先,这条轨道与地面的距离相对较低,仅仅只有五六百公里而已。这样一来,从地面仰望天空时,南天门将会显得极其巨大,庞大的身躯可能会让地球上的人们心生恐惧和担忧——万一哪天南天门不小心坠落下来,岂不是要将整个地球都摧毁?真要是发生那样的情况,恐怕得好好计算一下普通民众所承受的心理阴影面积究竟有多大!

此外,在这个轨道所处的位置还存在着极为稀薄的大气层。尽管大气层很薄,但对于直径高达 60 公里的南天门来说,仍然会产生相当大的空气阻力。如此一来,为了保持南天门稳定的公转运行状态,就必须耗费较大的能量才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南天门最终舍弃了晨昏线轨道这一方案。

当我们站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仰望天际时,即使距离遥远,南天门依然显得如此庞大和醒目。对于那些身处近地点的人们来说,他们所目睹到的南天门直径竟然达到了月亮的 1.5 倍之多!然而,对于远地点的居民而言,南天门看起来就要比月亮小得多了,其视角大约仅为观测月亮时的一半大小。

值得一提的是,南天门具有极高的反射率,这使得它的亮度远远超过了月球。据估计,其亮度甚至要高出月球十几倍之多!每当南天门掠过近地点的夜空时,整个夜晚都会被照得格外明亮,感觉有十几个皎洁的月亮同时悬挂在天空之中。即便是在远地点,南天门的光芒依旧璀璨夺目,把大地照射得像初十的夜晚,为地球上的人类节省下了大量用于照明的路灯能源。

这次南天门的发射倒没有搞什么突然袭击,而是进行了预报的,航天局宣布:南天门已然顺利完成生产工作,并计划于近期择机发射升空。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当天上午刚刚公布这一喜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在当天下午,南天门便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它的伟大使命之旅。

当人们发现天上突然多了一个天体时,都惊呆了,航天局你说近期准备发射升空,我还在等你们下次公布日期呢,结果你当天下午就已经发射完成了,有你这样的近期的吗?因此有人编了个航天局的小段子:

兔子航天局:“我们近期要发射南天门了!敬请关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