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狠人陈登,子为父隐(1/2)

射阳,本是广陵郡北部一小县,地处广陵郡与下邳国的交界,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陈登的治所。

之所以会如此,还得从当初刘备与吕布交恶之前说起。

却说当日陈登因惧刘备和吕布交战,便准备外出劝退张飞。

没想到粮草还没准备好,就见陈宫带兵前来。

若是别人,说不得当场吓蒙了。

可陈登不一样,他这人胆大心细,直接反问陈宫是不是想谋反!

毕竟他受吕布之令前来,陈宫如此,形同谋反。

陈宫知道治他不住,索性不和他废话,直接将其压回家中看守。

陈登见此,知陈宫要坏事,但他知道刘备麾下的谋士不简单,自也不反抗,就在府里呆着。

结果没多久,就听到了吕布军兵败的消息。

陈登闻之,自是拍手称快,其后吕布要出兵,陈宫怕他在城内坏事,便找了个借口把他逐出了下邳。

对于这件事,陈宫自是以为得计,殊不知正中了陈登下怀。

因他之前前往朝廷,受了老曹示意,让他当内应辅助夺取徐州。

要当内应,就需要兵马!

他正在思考如何脱离吕布掌控。

正好陈宫算计将他逐出,他自然不会拒绝,带着几个随从就朝着广陵行来。

要说强者从来不抱怨命运呢,陈登就是这种强者。

别看广陵是袁术的领地,但他却一点不慌。

只身来到射阳,入城就宣布自己乃新任广陵太守。

拿着印信,当场先把县令给撸了下去。

处理完了县令,他就做了两件事。

第一,处理县内冤假错案,惩治不法之徒。

第二,招贤纳士,安抚民心。

两件事情做完,射阳吏治便为之一振。

稳住了射阳形势之后,陈登又邀请广陵名士徐宣、陈矫出仕,二者欣然从之。

有了人才,他听薛州等地有豪强据城自守,便亲自前往,恩威并济,成功化解薛州武装,转为己用。

短短两个多月,就将射阳周边大局稳定,拥兵千余,有了独属于他的一块地盘。

但此时,一封信件,却让他皱紧了眉头。

而这封信件,就是刘备亲自手书,其上写道:

“元龙亲启,备此拜言,自下邳一别,不奉清谈,忽将三月...”

前面是一些客套话,直到中间,才引出正文。

大体意思是:因现在国贼当道,天子下诏令我等讨贼,我担忧国事,将军师招来议事,询问此次能否讨贼成功。

军师说讨贼能否成功,在于各家是否协力,海西陈公玮觊觎吴郡已久,恐会趁此机会袭取吴郡。

我听此言,当然不相信,因为公玮是你陈元龙的堂叔,怎会倒戈相攻?

再者我与元龙你平辈相交,不能妄议长辈。

但我思虑这是国之大事,不可怠慢。

我与元龙交情不浅,又不能有所隐瞒,故而发信前来知会于你。

希望你能重视此事,前去询问真假,若真有此事,应当劝阻,不可坏了陈家名声。

刘备的文采比不得老曹,但也是平铺直叙,简洁明了。

陈登看得此信,便对左右道:

“招陈季弼、徐宝坚前来议事!”

陈季弼即是陈矫,徐宝坚则是徐宣。

二人皆是广陵郡人,之前在江东避祸,后见孙策起兵,又返回了老家居住。

现在一人任功曹,一人任主簿,皆为陈登所重。

不一会儿,二人便来到了堂中问道:

“不知太守招我等何事?”

“乃有一事与二位相商!”

陈登站起身来,将信件递给二人道:

“二位先看此信!”

二人闻言,急忙上前看信,分别看了一遍,均是眉头一皱,陈矫想也不想便沉声道:

“枉那刘玄德以仁义为名,不想竟然妄议长者,出此恶语伤之,太守切不可信!”

与之相比,徐宣这个人性格直亮,清雅特立,一听便反驳道:

“刘玄德非妄人,既有此语,必非空穴来风!”

说着,他便看向陈登问道:

“不知太守以为如何?”

被他这么一看,陈登就微微一叹道:

“此便是我召二位前来之故。”

“说来不怕二位耻笑,我那从父历来如此,刘使君之忧不无道理!”

他之所以召二人来,就是因为他知道信上所说的事多半会发生!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叔父了,别人不会做的,他叔父还真可能做。

毕竟他叔父之前在袁术麾下是有前科的。

初平二年之时,扬州刺史陈温去世,袁术让袁遗领扬州,后来袁遗兵败被杀,扬州牧就落到了他叔父陈瑀头上。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天降的高官厚禄。

按理来说,一般人都会好好珍惜,即便怀有异心,也当低调做事,等待时机。

结果陈瑀可好,陡然得了扬州牧之外,便起了野心。

想反袁术,却又不敢明着和袁术干,只敢暗地里招兵买马。

后来袁术在兖州被秦瑱所败,退回扬州,陈瑀看到机会,就把城门紧闭,不让袁术进来。

袁术没法入城,只得在周边小县驻扎,好言劝说陈瑀。

到了这时,陈瑀有两个选择,要么赶紧开城,要么直接攻击袁术。

可陈瑀选了第三种,即不打你,也不开门,躺城里装听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