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寻找瞎子阿炳(1/2)
建国初期,国民党妄图“反攻大陆”之心不死,为剿灭国民党在大阴山的残部势力,特别单位701受到上级指示配合解放军负责监听工作。敌方无线电台五十二小时的静默使得701侦听工作受到极大阻碍,为改变被动局面,燕双鹰带着徐虎来到古老的乌镇乡下,找到“能听风”的人阿炳。阿炳是一个半痴呆盲人,全村人都知道他耳朵灵光,村子里“寂静的声音”总是折磨得阿炳夜不能寐。
燕双鹰和徐虎两人对视一眼后,便同时拿出了两根绣花针,然后将它们一同朝着地面扔去。就在这一瞬间,燕双鹰手中的绣花针以惊人的速度朝着地面疾驰而下,仅仅比徐虎的绣花针快了一秒钟,但就是这么短暂的时间差,却让整个场面变得异常紧张起来。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微小的细节并没有逃过阿炳敏锐的听觉。他听到了那两声轻微的声响,并准确地判断出了其中的差异。他不禁感叹道:“先生,您扔的针竟然比他扔的针还要快!”
这句话仿佛打破了空气中的寂静,也让燕双鹰和徐虎两人感到十分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这个小动作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却没想到阿炳能够凭借着过人的听力察觉到其中的细微差别。而这样的结果,也让他们对阿炳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佩之情。
燕双鹰看着阿炳那独特的耳朵和听力天赋,不禁感到一阵惊喜。这个年轻人,竟然拥有如此敏锐的听觉,这无疑将成为他们行动中的一大助力。于是,燕双鹰决定将阿炳带回上海,并给予他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群敌人突然赶到了现场。这些敌人显然对阿炳有着同样的兴趣,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这位听力超群的人才。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燕双鹰并没有退缩,而是果断地做出决策。
他迅速命令徐虎留下来保护阿炳,确保他的安全。同时,燕双鹰拿出一只手电筒,向躲藏在暗处的贼九发出信号。这个简单而有效的动作,不仅告诉了贼九现在的形势,更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需要他来掩护徐虎和阿炳的撤退。
收到燕双鹰的指示后,贼九立刻明白了任务的紧迫性。他小心翼翼地潜伏到敌人身后,准备发动攻击。与此同时,徐虎紧紧地护着阿炳,准备趁着敌人被吸引注意力的时机,悄悄地撤离现场。
而此时,燕双鹰毫不犹豫地冲向敌人。他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燕双鹰决心与敌人殊死搏斗,为徐虎、阿炳和贼九争取更多的时间。
随着燕双鹰的冲锋,战场上瞬间陷入混乱。枪声、喊叫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在空中。燕双鹰凭借着卓越的身手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不断躲避敌人的攻击,并寻找反击的机会。每一次出手都是致命一击,敌人纷纷倒下,痛苦哀嚎,有的脖子一歪就断了气。
到了上海,阿炳被安排在培训中心,作进一步听力测试。下午,邱明和赵刚带了20部录放机和20个福尔斯电波,在听音室摆开架势,准备给阿炳做专项听力测试。刚开始阿炳没听过福尔斯电波,后来听习惯了就被他听出来,而且还一个一个准。
测试通过,组织同意阿炳加入了 701成为里面的一员,但他也因此再也无法回到乌镇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阿炳向组织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希望组织能够解决他母亲的柴火问题;二是坚决不同意自己死后把耳朵拿去做实验。毕竟,对于一个靠听力为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阿炳居然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他是私生子出身,一直被称为“阿炳”。经过一番思考后,组织决定给他起名为“陆家炳”,寓意着他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随后,燕双鹰将阿炳带到了 701 的院中之院。这里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燕双鹰告诉阿炳,这里是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但同样充满了挑战和危险。每一次任务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在这里,他们要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阿炳在侦听室每天都能找到敌台,到第28天的时候,他认为敌台已经找完不愿再找,燕双鹰冒险将阿炳带离大院来到湖边,苦口婆心跟阿炳讲道理,阿炳终于愿意继续寻找敌台。
阿炳凭借自己敏锐的听力,将敌方电台和频率全部找了出来,这一壮举极大地帮助了解放军成功歼灭了蛰伏在大阴山的国民党势力。阿炳也因为这个卓越的贡献,荣获了一等功。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在庆功会上,他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