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公孙丽:丽愿自荐枕席之间(2/2)

try{ggauto();} catch(ex){}

犹如秦国曾经的野蛮,以及法治与儒家内部众多派别教义的冲突,儒不入秦成为了儒家没有官宣却几乎没有人敢违反的规则。

直到昭襄王时,荀子入秦,才算初步打破了秦国与儒家之间的坚冰,而大秦学宫的建设则是进一步的破冰行为。

饶是如此,儒家与秦国的来往,依旧不算多,哪怕是韩国之中的儒家士子都远远多于秦国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国历来重视士子,给予外来士子的待遇十分优厚。

国外的士子入秦,在进入秦国边境时经过检查后确认了士子身份,经过秦国国内任何一座村舍,都能免费吃住,在进入咸阳后更是可以入住秦国为士子们准备的馆舍之中,等待国君召见或是官吏考核。

饶是如此,秦国依旧匮乏士人,以至于秦国的武将们不得不学习处理政务,以武将的身份负责一些要地的军政事务。

例如,秦国的内史向来便是由武将来担任。

名义上是拱卫国都,但又何尝不是匮乏士人而导致的无奈之举。

此次秦国之所以没有在合纵联军败北后对韩、魏等国动手,也是受限于这个原因。

秦国大可以趁此侵占赵、韩、魏、楚大片土地,但却无法派遣足够的文臣来治理地方,能够上马治军下马治政的武人太少了。

所以公孙丽的条件的确说到了张机的心坎上。

“说下去。”

见张机让她继续说下去,公孙丽心中一喜。

“卫国文风荡荡,昔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却单单在卫国停驻十年,期间设帐授徒,是以季子感慨‘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秦国缺少士子,若是祖父能够说服那些士子为秦效力,那么则可以从卫国为招纳到一大批士子。”

张机思忖着,没有给出答复。

别看卫国的确是个小国,先前还是魏国的附属国,武德也不充沛,时常被周围的国家觊觎,但卫国的士人数量的确是多得离谱。

孔子在卫国设帐授徒十载,为卫国建立了近乎完备的文教体系,以至于卫国这样一个小国大才辈出。

孔子的弟子子路,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名将苟变,李悝、吴起、商鞅这三位重量级人物,以及如今的大秦相邦吕不韦,还有前几年加入了墨家的荆轲,都是卫国人。

而且,卫国的士人其实对于秦国的严刑峻法并不反感。

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战国最为著名且影响力最大的四次变法行动的组织者,有三人来自于卫国,可见卫国人的思想并不迂腐,而且对法家思想的亲近和尊崇,几乎引领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方向。

所以,卫国的士人的确对于秦国有着莫大的益处。

不过尽管公孙丽的条件很诱人,但张机并不打算就这么答应。

火热的目光仿佛透过了包裹严实的朱红色长裙似的。

张机黑色的瞳仁紧盯着逐渐自信起来的公孙丽,从透着点点贵气的浅紫色发髻到娇俏白皙的面容,再到到玲珑有致的娇躯。

张机的目光充满了侵略性,而那热烈而直白的目光也令找到了公孙丽心中的激动逐渐平寂下来。

果然,还是逃不过这个结局。

公孙丽在心中苦笑着,但对于这个结果也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自从她决定通过张机来解救祖父,便已然下定了决心,也做好了为此献身的准备。

公孙丽微微欠身,施以一礼,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红唇轻启:“若将军不弃小女子蒲柳之姿,丽愿自荐枕席之间。”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