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北方霸主(1/2)

曹操的帅营,在巨鹿,中山之间驻兵不前,等着张辽,赵云平定周边。

高览,张郃降曹后,连同他们背后的各家冀州势力,正积极奔走,游说各方,减少曹军进入冀州的阻力。

此后一段时间,陆续有冀州士族,连同地方的一些郡县,开始归附降曹。

当然,也不乏死战不降的。

曹操遂写了篇告文,昭告冀州各方,各郡县,安抚民心。

文中言:袁曹,冀州和兖州的交锋,是汉人间的内战,非死仇宿敌。凡愿降兖州者,皆不咎,不责过往。

曹操还列举出秦以后,绵延数百载的北方边患。

因为冀州再往北,就是边郡。

但凡神州内战,外族必趁机犯边。边关自古死伤无数,兵士埋骨。若能早日平患,协力对外,则各方幸甚,汉人幸甚。

这篇告民知,是曹操结合来自后世的记忆,从而拥有的心胸气魄。

也是他所掌兖州实力强盛,心怀雄志下的有感而发。

冀州各地,乃至整个天下,有不少人看后心生感触。

不过也有人觉得是曹操愚弄民众的把戏。

审配,逢纪,是冀州最重要的谋臣之二。

其中审配掌袁绍麾下幕府,消息收发等事。

他和逢纪,随同袁绍退到中山以后,潜入幽州奔走,想为袁绍谋一条后路。

逢纪去了幽州后,就留在袁绍封为幽州刺史的二子袁熙那里,与其一起在幽州抵御曹军。

审配则准备回中山,给袁绍复命。

四月中,审配归程时,被黄忠所擒,而后送到曹军大营。

下午,天阴。

【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

曹操在大营见到了被押过来的审配,眼前的词条一掠而过。

审配从袁绍掌冀州起,就被委以重任,总领袁绍麾下幕府。

后来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

审配自觉强盛,是力主与兖州决战的人之一。

他还曾数次请战,想率弓弩手迎击曹操,是个懂军事,能文能武的人。

到冀州在官渡战败后,审配的亲族,来不及随袁绍北上,相继被曹军所俘。

曹操没杀审配的家人,反而让人妥善安置,导致审配跟在袁绍,袁隗身边,受到见疑。

袁氏此刻已是日落西山,走到了最后一步。

袁绍和袁隗,变得疑神疑鬼,失去了往日的自信,随时担心身边的人叛逃。

审配是得到其他袁氏众臣,诸如逢纪等人力保,才得以继续在袁绍麾下效力。

“既被袁氏见疑,审正南可愿降我?”

曹操坐在主位,打量被带进来的审配,正南是他的字。

他时年四十七岁,身着暗蓝长袍,留长须,眸子细长有神。

审配厉声道:“我非反复之人,焉能降曹?”

曹操:“冀州,兖州是我汉人间的内乱。

你的着眼点只在当下,觉得不降是忠义。可曾考虑过,入兖州,我汉人上下合力,将来能共抵外族,可做的事情更多!”

“加入兖州,与四方外敌战,才是真正的兴汉。”

“你审正南,只能看见兖、冀,袁、曹之争?看不见我汉人兴衰,共铸盛世,才是大义?”

审配嗤之以鼻:“诓骗之言,以为我审配是三岁孩童,会信你。”

不论曹操如何劝诫,审配只是不降。

“看来是我高估伱了,你的眼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既一心求死,那就成全你。”

曹操摆摆手,拉下去斩。

不能为用,且对曹操满心仇恨,不杀之何待?

“曹操,我冀州虽败,但你心胸险恶,不久也会败在他人手里。”

审配被押出去前说道:“你想抵御外族,马上就会有外族来与你接战,看你抵不抵得住。”

五月的时候,乌桓人起兵,在曹军攻袭幽州,擒获袁绍次子袁熙前,接应救走了袁熙。

却是审配,逢纪外出奔走,联络乌桓,想借外力抗曹。

乌桓首领蹋顿,从中看到了留下袁熙,扰乱幽州,冀州,让汉内乱不断,而自身居中牟利的机会,遂出兵,在曹军之前,抢走了袁熙。

而除了幽州形势仍颇为动荡,并州,青州历经近两月的交锋,或战或降,逐渐安稳下来。

这时,袁绍派人给曹操送了一封信。

袁绍在信中质问曹操,可是忘了他当年的扶持提携,咒骂曹操忘恩负义,与他为敌。

曹操也写了封信,回给袁绍。

袁绍在卧榻上,让人读给他听,已无握简之力。

“…当年事,操从不曾忘记。

但自从袁氏行策,引董卓入洛阳,致天下大乱起,你便该预见到今日事。”

“洛阳民众被董卓部众以矛穿颅,挂而取乐时,本初你可曾见?

天下逢乱,人以草木裹腹,易子而食。你可曾见?

士族把持着任选官吏的特权,土地的特权,以及用‘儒’为借口,宣扬尊卑,人分等级,占据思想特权,以他人为奴。

try{ggauto();} catch(ex){}

……如是种种,本初可曾见?”

“袁氏,乃至绝大部分士族,是这天下离乱的元凶。”

“士族当权,无一事利于民。败在我手里,难道不比败在他人手中要好吗?”

袁绍躺在榻上,面容枯槁,往事种种,在心头掠过。

曹操这封信,依然承认两人的私谊。

但也言明不会放过袁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