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主角人设之一:政工干部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2/2)

我们的体系是双首长制,班排有党小组,营连有支部,团以上有党委,政治首长是党的工作负责人,同时在军事指挥上,有最终决定权!

这才是党指挥枪。

那么,政治首长如此重要,他们是西方电影、伤痕文学里那种阴恻恻的政客吗?

恰恰相反,他们是充满阳光、播撒阳光,而且文武双全的战士!

政工干部会打仗,在我们这支军队里,其实是寻常事。

人民军队里,政工干部与军事干部专业有分工,但不是互不相通,军史上很多政工干部干过军事干部,军事干部也干过或代理政工首长。

有很多是司令员、政委一身挑,所有的政委、教导员、指导员,谁没参与过红军的刺刀冲锋,谁没跟马家军轮过大刀片,谁没拔过炮楼?谁没挨过美国飞机的炸?

罗荣桓、谭政、罗瑞卿、肖华、甘泗琪、王平、贺炳炎、徐文烈……

多少光辉的名字。

近点的说,七九年有位战斗英雄副教导员,一发插着目六瞬发引信的布朗德式60迫炮弹抓起来就当手榴弹甩,人肉迫击炮干掉机枪火力点!(知道名字的别提后来,那是那个时代大潮的悲哀)

所以说,亮剑的赵刚也仅仅是伤痕文学的余韵。

还未成长的赵蒙生根本没有起到一个指导员该有的作用。

文学中对于政工干部的描写起码是不公平的。

说到这里,顺便说说作者的观感。

沉稳,有定力,是大多数政工干部的普遍作风或者说是性格,毕竟这是工作特性决定的。

耐心、细致、温暖是他们的工作习惯和作风。

但这些小问题,丝毫不影响人民军队支部建在连上的政工体系,这是军魂之所以在。

所以书中的赵南离沉稳,有定力,品质高洁,但有时难免磨磨唧唧,瞻前顾后。

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战略设想和战役布局上规规矩矩,过于求稳,缺了大开大阖的神来之笔。

作者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也只能如此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