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温恪公主回部落(2/2)

所以,林棠提前让人在温恪公主坐的马车暗格里放了十万两银票。

等温恪公主在半路上发现银票后,她又捂住嘴巴痛哭了一场。

六月。

康熙下旨让诸位皇子奉皇太后至热河避暑。

七月。

康熙再次去塞外行围时,挨过训斥的胤禛把去年到今年的进步展现给康熙看了看。

康熙龙颜大悦,当众夸胤禛知不足而上进。

胤禛像接受上次的训斥那般,神情自若地接受了康熙的夸奖,旁侧的胤祥倒是很为胤禛开心。

八月。

福建漳、泉两府干旱,康熙命漕运运粮三十万石赈灾。

九月。

康熙回京。

一心想做出实事重新笼络康熙恩宠的胤礽在大朝会上,弹劾户部历任尚书、侍郎侵蚀国库税银四十余万两。

康熙大怒,当场命人把户部尚书希福纳革职查办。

胤礽压下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边盼着康熙的奖赏,边在心里琢磨,老四确实有几分本事。

这次,若不是他把户部官员以权谋私的罪证交给他,他还真不能干成这件事。

雍亲王府。

猜到内情的胤祥坐在胤禛对面,抿了口茶,面色踟蹰地道:

“四哥,皇阿玛会不会查到?”

胤禛听懂了胤祥的未尽之意,他把手上的书合上,轻声道:

“这是既能给太子爷送功劳,又能清理户部蛀虫的事,太子爷不会让皇阿玛知道是我做的。

只是,便是有证据,皇阿玛应当也不会严惩他们。”

“为何?”

胤祥面色微变,他皱着眉头道:

“证据确凿的事,皇阿玛为何不会严查惩办?”

“皇阿玛要仁慈的名声。”

胤禛低眸瞧了眼手上的玉扳指,“最多只会让涉案官员按期赔偿。”

“皇阿玛如此,岂不是在放纵作奸犯科之人?”

胤祥面带担忧地问:“如此这般,有些人只怕会更加为非作歹。”

胤禛抬眸,放缓脸色看了眼胤祥,温声提醒道:

“十三弟,皇阿玛没有命令前,你专心当手头上的差。”

“我知道。”

胤祥心思微动,他犹豫了下,试探性地问道:

“四哥,我命人私下查探朝中还有官员哪些中饱私囊,可以吗?”

“不可。”

胤禛想也不想地拒绝道:“十三弟,这事我会暗中留意的,你不许插手。”

“那四哥有事可以随时差遣我。”

“好。”

胤禛随口应下,心里却没有半点想把事情安排给胤祥的意思。

暗中查探朝中官员的事风险太大,连他没有把握能全身而退,更别提手段尚且稚嫩的十三弟了。

乾清宫。

康熙满眼笑意地看着眼前的胤礽,毫不吝啬地夸奖道:

“保成,户部的事你做的不错。

近年来,各地灾害频生,希福纳那个狗奴才整日跟朕哭诉国库无银可用。

没想到他竟然敢串通户部官员,贪赃枉法,真是罪该万死!”

“皇阿玛。”

胤礽微微抬头瞄了眼康熙,见他虽语气愤恨,但脸上并无太大火气。

他心思快速转了几个弯后,字斟句酌地进言道:

“希福纳虽然该死,但儿臣以为法不责众。

若是皇阿玛把户部官员换了大半,恐怕户部差事一时之间难以周全。”

“大清有那么多能做实事的官员,朕就不信撤换了户部尚书、侍郎,朕的户部就不行了!”

康熙自然想到了太子的顾虑,他本来也的确打算让户部官员限期偿还赃银,再调任官职即可。

但如今听着太子口里的“法不责众”和“户部难以周全”,康熙强压的火气陡然又升了起来。

户部官员是不是打量着他日渐年迈、手段愈发温和,所以才敢胆大包天地把国库的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康熙眼里的厉色一闪而过,他是年纪大了,怕日后驾崩后,朝中官员会因他手段狠辣给他定下不好听的谥号。

但这绝非是他们狼狈为奸、相互勾结,逼他退步的依仗。

“保成,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处置户部官员?”

打定主意要严惩不贷的康熙面上没露出半点意思,他往后靠了靠身子,面色如常地看着胤礽。

胤礽察觉到康熙灼灼的目光,攥着拳头压下抬头去看康熙的心,飞快地琢磨着康熙的话。

皇阿玛说,他不信惩办了户部官员,户部就不能领差事了。

难道他看错了皇阿玛的眼色,皇阿玛是想出手惩治?

可不对啊。

顾念着朝中官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除非他们犯了十恶不赦之罪,否则,皇阿玛是不会下狠手的啊。

胤礽百思不得其解,他略微抬起头看着康熙,打太极道:

“皇阿玛,儿臣全听皇阿玛的。”

康熙闻言,蹙着眉正要说话。

已经看明白康熙意思的胤礽忙不迭地继续道:

“但儿臣以为,希福纳胆大包天,户部官员与他相互勾结、沆瀣一气,朝廷不可姑息养奸,纵容他们继续为官。”

康熙皱着的眉头微微放缓,他好像不记得胤礽方才说不能严办的进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保成想的很周到,此事便交由你来查办。

朕只有一个要求,国库的银子必须让他们尽快还回来。”

“儿臣遵旨。”

胤礽心情复杂地松了口气,他既庆幸自己又猜对了皇阿玛的心思,又忍不住不满自己看皇阿玛脸色说话的行径。

康熙好似没看出胤礽的踟蹰,他语气柔和地夸了胤礽几句,接着吩咐梁九功去私库里挑些摆件赏给胤礽。

虽说对太子看他脸色行事有些不满,但康熙转念想到,若是保成日后事事都自己拿主意,那他……

胤礽知道康熙的顾忌,紧了紧拳头,面带喜色地应下。

片刻后。

回到毓庆宫的太子坐在书房里缓了好大一会儿,才平复好纷繁的心绪,差人去唤胤禛。

先前他单独宴请过老四时,虽然恼怒老四没答应听他的话,但观老四行事,还是十分合他心意的。

胤礽决定等老四过来,把皇阿玛赏给他的珊瑚摆件和东洋钟再赏给老四。

他要告诉胤禛:只要全心全意跟着他办事,他是绝不会亏待胤禛的。

——

“臣弟见过太子。”

收到胤礽从乾清宫出来的消息后,胤禛便知道胤礽会派人来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