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二合1章(2/2)
杨林和燕青意气相投,故二人聊得最是投机。
身为梁山好汉的杨林怎会不知梁山轰天雷是捆扎成包的炸药呢!
燕青再是聪慧,没有基础下,他在杨林面前跟个稚子孩童一般,只能听杨林吹嘘梁山轰天雷有多么神奇,有多么厉害,有多么恐怖。
一句话,在杨林看来,梁山有轰天雷,便有了可以席卷天下的基础。
大宋朝廷想剿灭梁山,除非梁山的轰天雷数量稀缺,不然就只能坐视梁山一步步壮大起来,直到推翻天下。
燕青虽然觉得杨林所言有些大逆不道,但他心里面其实是认同杨林的。
那日飞虎峪大寨被一举爆破时的震撼,燕青是忘都忘不了。
似这般开山碎石、崩寨摧墙的大威力火器,确实不是常人可挡。
人数兵力在梁山轰天雷面前不过是串数字罢了。
朝廷想剿灭梁山,除非研制出比梁山轰天雷更大威力的火器,不然的话,真的是只能期望梁山轰天雷制作困难,数量不多。
可燕青经过细细研究梁山轰天雷,发现从飞虎峪带回来的爆炸残骸中,最多的原料竟是木炭和硫磺。
木炭是杨林看出来的,据杨林所言,他祖上有过制作火器的经验,其中的引火之物便是木炭,梁山轰天雷也应是如此。
燕青通晓杂学,对此是相信的。
而硫磺则是燕青从轰天雷爆炸后残留的刺鼻气味闻出来的。
硫磺作为一种药材,平时接触的人不多,偏偏燕青有一个好友就曾经鼓捣过硫磺。
由此,燕青对硫磺也算是颇为熟悉,只是一闻,就猜出梁山轰天雷中的原材料之一是硫磺。
真相往往是最残酷的。
不知道梁山轰天雷的制作原材料还好,燕青还能给自己留有几分猜想的余地。
可晓得制作那般威力巨大的轰天雷所需原材料竟然如此常见,燕青的心算是一下子死了。
梁山本就兵强马壮,虎将无数,气势如虹,又有如此利器在手,官军如何能是敌手。
且燕青近来相随卢俊义在军中巡视,官军的种种恶习虽然有所收敛,但在燕青看来,还是那般不堪大用。
杨林更是和燕青闲聊时,有意无意间透露过他对梁山的了解,只是只言片语,梁山善待百姓,严操军士,赏罚分明,等等强军诸事就已经在燕青脑海中有了一定的形象。
大宋官军和梁山战兵相比较,真是豆腐碰石头,难以相提比论。
梁山处处优势,在杨林的暗示下,燕青早就对能不能守住大名府有了忧虑。
他也曾劝过卢俊义索性罢官弃职,老老实实在大名府当他的大官人。
可惜卢俊义已经被梁中书许下的重赏蒙住了心智,一心只想为大宋朝廷效力,好搏个光宗耀祖、福荫子孙的前程。
有战未必输,成败非定事。
卢俊义真以为凭着大名府近五万官兵和三万民夫,以及数十万百姓,众志成城下,一定能守住大名府,等到朝廷派来援军后,一举击退梁山军马。
到时他携守城救护之功,可以得到梁中书和童贯的举荐,献名于赵官家御案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只是这些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根本不知道他所设想的一切在梁山的实力面前,不过是如同镜花水月般空虚,一触及破。
虽然燕青没有劝动卢俊义,可他心中还是有了想法。
燕青本就是心思灵动之人,他可不会一条道走到黑,但凡有机会,他一定是要救得被他视为再生父母的卢俊义。
故燕青早就和杨林说过,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万不可轻易决死。
官军若能胜,那他们就顺势而为,可若是官军颓败,那他们就见机而为。
杨林亦是因为燕青此言,才真正和燕青托心结交,想拉燕青一同上梁山入伙。
如此头脑清明,身手不凡,又不是大宋朝廷死忠的好汉,不正是杨林最为敬重的刘玄所需要的人才嘛。
借用曹丞相的一句话:如此人杰,何当为吾所用也!
故二人互相约定,一旦梁山使用轰天雷攻进大名府,那他们就快速汇合,适时如何决策,再作商量。
眼下杨林猛地提及轰天雷,燕青心中不禁想道:杨林哥哥守水门,而梁山未曾使用轰天雷轰击水门,莫不是真如主人所料,梁山使得是声东击西计策?
水门一失,为援救水门,官军定会从城墙上调兵,那么城墙防备就会有所空缺。
真要是这样,到时梁山用轰天雷突袭一阵,绝对会打得官军一个措不及防,致使城墙失守,城门大开。
没了高大坚固的城墙,大名府在梁山军马面前,岂不就是二八佳人遇孤男,任由糟蹋嘛。
思及到此,燕青不敢耽搁,连忙对杨林说道。
“哥哥,且随我去见主人。”
梁山攻势稍退,卢俊义正在城墙上督促修补城防,左右巡视,安抚军心。
燕青在前领着杨林、李固,一路只和杨林交谈,至于李固,二人不提,他自是插不进去嘴。
人越是缺什么,那么他就会越重视什么。
李固常年给卢俊义伏低做小,故他最是恨人瞧不上他,无视他,不把他放在眼里。
此时燕青的举动,实在是深深的伤了李固的自尊。
连同从一开始就轻视他的杨林,李固亦是心怀大恨,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个一箭双雕的恶毒想法。
片刻后,三人见到卢俊义时,卢俊义正提着一根虬龙棍棒,身躯挺立在城墙上,毅然注视着城外的梁山军马。
卢俊义号河北三绝,枪棒无双,手中那条虬龙棍棒,当真是一条好棒,但见模样气势:
挂壁悬崖欺瑞雪,撑天柱地撼狂风;虽然身上无牙爪,出水巴山秃尾龙。
单只这条棍棒,不须出手,常人便知卢俊义定是武中好手。
见卢俊义这般英雄威武模样,燕青是敬羡不已,忙出声叫道。
“将军,邓飞哥哥和李都管到了,应是有事相寻。”
正是:英雄独立,显出无限豪情;好汉相聚,压得浪子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