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商议(2/2)

“可以做,我看过不少报纸,的确听说粤省那边东西时尚新潮,我记得十年前,火车站的刘瞎子就在倒卖粤省的电子表了,不知道现在这条道上,是谁在做!”

陆汉生能从老五眼中看到一丝落寞,老五嘴里的刘瞎子,只是一个外号,当年整个新海市的电子表,都是刘瞎子团伙从粤省贩卖过来的,市场上垄断八成新海电子表生意。

try{ggauto();} catch(ex){}

当然,刘瞎子再牛逼,也得给陆汉生交保护费,当年的陆汉生团伙,真正做到了无人敢惹,那是用刀和血杀出来的地位。

往日荣光不再,辉煌已成过去,死的死,瘸的瘸,再谈往事,过眼云烟而已!

陆汉生苦笑一声,故作随意道。

“行了,这只是我开始的打算,我都把老五你请出山了,我们总不能挣那点小钱,既然要干,我们就要做到第一!”

陈朝阳也是笑着摇了摇头,兄弟两人相视而笑。

陆汉生收敛嘴角的笑容,脸上缓缓变得严肃,语气低沉开口道。

“老五,放心,这辈子你不负我,我绝不负你,我们兄弟俩会登上真正的山巅,俯视众生!”

陈朝阳没想到陆汉生突然变得如此严肃,他能看出此时对方很认真,那种认真,让陈朝阳也收敛笑容,两人四目相对,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晚上,杜浩带着焕然一新的黄河,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头乱糟糟的头发早已经修剪,原本破旧乱搭配的衣服鞋子,全给换了。

一套简单运动服,搭配一双回力鞋,加上简单的碎平发型,原本有些阴郁的气质都显得多了一抹阳光。

陆汉生给的一百块钱,还不够黄河置办的行头,最后杜浩自己还搭了好几十快,这才搞定。

陆汉生也没想到这个年代的衣服鞋子这么贵,不过想想这个年代一件衣服传三代的做法,大概确定,搞衣服这一行,肯定有大赚头。

关于黄河接下来如何安排,原本还让陈朝阳有些为难,毕竟黄河不但没成年,而且还没身份证,小小的个子,像一个黑小孩似的。

不过好在杜娟随口便让黄河去她饭店帮忙,包吃包住,另外每月还给三十块工资。

这样的安排,足以让双方都满意了。

黄河这少年,尽管内心深沉,但是实际上始终还是一个孩子,尽管没上什么学,对善恶有着极端的看法。

但是好在他这几年是陈朝阳看着长大的,而且在陈朝阳的教导下,让黄河这孩子知晓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段话,便是陈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他现在还记得那句话!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把黄河安顿好了后,陆汉生第二天便和老五坐上大巴,朝省会沙市奔去。

新海市离沙市有二百八十多公里,两市中间还隔着一个叫银城市的地级市。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其实人员流动很低,不过随着九零年代到来,国家放开人口管制,人口流动也渐渐增多。

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交通工具。

十年前,通往沙市的车,整个市区,每天只有早上一趟,而且基本都是干部子女探亲之类的出行。

而现在,通往沙市的车,早中晚,各有一趟,而且车车人都爆满。

不止通往沙市,新海市通往其他城市的大巴车,这两年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不止大巴车,火车出行更加火爆,原本计划经济时期,火车出行很高大尚,而这两年,火车车厢中,人挤人的现象,早已经不是稀奇事。

一些地方县城的私人面包车,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这些面包车,其实很多都挂在公家部门,但是拉私活,成了这个年代司机的常态。

每月几十块工资,还不如多拉两趟私活,各行各业,搞钱渐渐成了主动力,下海,下岗,这些新鲜名词,渐渐被老百姓传播,最后接受。

活力四射的九十年代,渐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