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草原生存法则,其罪当诛(2/2)

就这样,夏朝皇族后裔的这一支汉族开始与土方、鬼方、戎狄等游牧民族通婚,共同生活。

大约到公元前900年,在经历几十代人后,这些人逐渐融合成一个大部落。

他们给自己起名为胡人,中原的汉朝人称他们为匈奴。

今天鄂尔多斯有句俗语叫“走胡地,随胡礼”,意思就是进入胡人的地盘,就要尊重胡人的礼节,即源于此。

这些胡人推选出头领,起名叫“单于”。

不管游牧到多远,每年秋季都要回到诞生地鄂尔多斯祭祀龙神,龙神为黑龙,是匈奴人的图腾。

殷商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龙方就是匈奴人,图腾为黑龙的图形,但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都渴望拥有狼一样的力量、果敢和智慧。

胡阿狼泥命人铸造的黄金宝刀,上面便是雕刻有马鹿的图腾,这种马鹿仔细观察,便能看出是大鲜卑山地区的东北马鹿,

它的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

雄性马鹿具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可达8个叉,其中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

它们的头较大,呈楔形,眶下腺发达,泪窝明显。

四肢较长,后肢更健壮,有较强的奔跑能力。

东北马鹿夏毛为红棕色或粟色,冬毛厚密呈灰褐色,腹部及股内侧为白色。

臀斑大呈浅黄色,尾毛较短,其毛色同臀斑。

颈部鬣毛较长,冬季髯毛黑长。

初生仔鹿体躯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斑花,待换冬毛时斑花消失。

东北马鹿茸角的分生点较低,为双门桩,眉、冰枝的间距很近,主干和眉枝较短,茸质较磁实,茸毛为黑褐色。成角最多可分5~6杈。

夏季时,东北马鹿的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因此也被称为“赤鹿”。

东北马鹿主要栖息在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

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则更多在白天活动。

它们擅长奔跑和游泳,东北马鹿的食物包括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它们也喜欢舔食盐碱,就是东北马鹿这样一种对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方才让部落初期的鲜卑族将其选做鲜卑族的图腾。

这时将王帐团团围住,沙末汉麾下的鲜卑勇士皆稽首叩拜道:“沙末汉大人才是我等的王,鲜卑族的王!…………”

躺在地毯上只剩一口气的胡阿狼泥不甘的看着这一切,可是又说不出一句话来,怎么看都是救不回来了,

沙末汉跨过王座前的胡阿狼泥,大步走上台阶,在鲜卑王座上坐下,说是鲜卑王座,其实也就是一个胡椅上铺一张稀有的白虎皮而已,而在这之后则是挂着一张马鹿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