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千疮百孔的校事府,暗部(1/2)

曹爽想了想又继续道:“即便是如此用人之时也还得再谨慎些,毕竟现在的校事府已是千疮百孔,

几乎被那些世家大族、吴、蜀两国渗透待尽,还得另设一部与现在的校事相区别才是,就叫校事府暗部吧,此部之事只向我禀报便可,这样的官署机构在任何时候都还是不可或缺啊!”

杨综点头道:“合该如此。”

而后杨综想了想又有些犹豫的道:“丞相,今日下午黄门侍郎程晓上书,建议朝廷废除校事府,言称现在下承平已久,

已不需要校事府这般令朝臣每日心惊胆战的官署,毕竟一直以来都有廷尉、御史中丞等朝中官署来处理相关事宜。”

着还从袖中拿出了一卷奏疏递给曹爽,想来这便是程晓所上的,曹爽接过竹简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密折的传递也是慎之又慎。曹寅和李煦都是用信得过的“家人”作为私人信差,把密折递送到奏事处,并交由康熙的亲信太监来处理,直达圣听。

康熙阅批后,再经由原途径下达给上奏者。

信差步行往返江宁和北京的时间是29到35,这种专人专事的制度,使密折绕过了所有的正常渠道,未经批准的人完全没有机会读到这些奏折。

曹寅奏报的内容包括区域性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啡问题,每道奏折长度一般不超过三百字。

气问题如雨水、冰灾、旱情,粮食问题如收成、米价、流通,社情民意如疫病、民情、流言、官吏贪廉,都是康熙关心的。

随着康熙对曹寅信任度的提升,

两人在密折中还讨论封疆大吏、科考弊案、“朱三太子”这些更为重要的时政密闻。

比如大学士、史官、户部尚书能赐履辞官归隐江宁后,

曹寅1708年春奉命注意熊赐履的动向,

1709年,曹寅收到康熙朱批:“熊赐履近日如何”

曹寅奏报:“打听得熊赐履在家,不曾远出。其同城各官有司往拜者,并不接见。

近日与江宁一二秀才陈武循、张纯及鸡鸣寺僧,看花作诗,有桃园杂咏24首,此其刊物流布在外者,谨呈御览。因其不与交游,不能知其底蕴。谨据所得实奏。”

短短几句,信息已相当可观,明确回复了皇帝所要知道有关熊赐履的种种疑问,言简意赅。康熙对曹寅的办差效率非常满意。

康熙的密探来自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这些人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密折。

大到辖区内的民政、军事、官吏任免、谋反叛乱,到气候好坏、钱粮米价、街谈巷议,都是康熙想要知道的内容。

密折避开了公开、繁琐的官样文章,无疑给康熙提供了知晓下事的第一手资料。

正是由于密折的私密性,皇帝和群臣一对一的直接对话,群臣一方面可以直言进谏,另一方面又可广开言路,大臣们相互牵制,对自己的权力和职责有所敬畏,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而且凡密折奏事之人,必是康熙的宠臣,群臣为了获取皇帝的信任,自然勤勉于政,献媚君上,君主专制也得以强化。

康熙一朝,密折奏事的官员有100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