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代为问好,乌合之众(2/2)

由于经济基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基层治理其实已经瘫痪,于是白莲教趁虚而入,白莲教的教义,部分来自佛教,但是又不完全相同。

当时的白莲教主要人物叫韩山童,他打出“明王出世“的口号,只要明王降生了,就会太平,以此蛊惑人心。

1351年,韩山童等人发动起义,被义军尊为“明王“,由于义军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军“。同年,韩山童被捕处死,其子韩林儿躲进了山中,义军由刘福通率领继续征战。

转年,定州有一个叫郭子心人,响应起义,25岁的和尚朱元璋于此时加入了郭子心队伍。由于朱元璋为人聪明、作战勇猛、很受重用,郭子兴就将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这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也是朱元璋一生唯一的一位皇后,1355年,刘福通在山中找到韩林儿立他为帝,也就是“明王“。

这一年,郭子兴病死,转年郭子心儿子战死,郭子兴所部基本被朱元璋继常

这个时候,朱元璋虽然名义上依附于韩林儿,但实际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韩林儿不明不白的淹死,朱元璋则开创了大明朝277年的基业。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称帝之后,禁止了白莲教,白莲教秘密发展,成为秘密宗教。

清朝乾隆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地主阶级占据绝对财富,农民阶级则流离失所。

基层治理已不容乐观,且贪腐之风盛行,基层掌控能力已逐渐淡薄。

白莲教卷土重来,以教义推动反清复明,基层群众迅速被渗透。

1795年,乾隆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转年,白莲教发动起义。

但由于此次起义,并没有统一行动,各部起义军之间各自为战缺乏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果,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然而白莲教起义的失败,其实也预示着所谓康乾盛世的终结。

白莲教起义的55年之后,太平国起义爆发。

当时清朝后期,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经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矛盾、满汉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

此时,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洪秀全以基督教的部分教义为基础,开创“拜上帝教“吸引教众,发展自己的势力。

1851,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义,史称“金田起义“,并建立“太平国“。

1853年,太平军一举攻占江南重镇南京,并在此建都。

随后兵分两路,一路西征,一路北伐,北伐军进逼津等地,最终因孤军深入失败;

西征军取得较好战绩,两度攻克武汉,后来在清廷和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国失败,由此可见以宗教起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