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军政大事皆出相府,做笔交易(2/2)

try{ggauto();} catch(ex){}

“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由此可以看出,孔明的志向甚至不止于称王受九锡,只不过他认为尚未具备必要的条件,时机不到而已。

诸葛亮远赴汉中前,对后方的事务作了妥善安排,其重点一是“府直,即处理国内庶务的留守相府;二是“宫直,即刘禅居住的皇宫,对后主进行保护与监控。

如前所述,成都的留守相府由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署理,宫中事务则委派董允等数位官员负责。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对刘禅进行了详尽的告诫,若有事情要办,无论大都要先向那几位监护者咨询,获得同意后方可去做。

“侍症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主持宫中事务和保卫工作的官员是董允,他的父亲董和早年曾与诸葛亮共同署理左将军府和大司马府。

后来费祎迁为参军,北赴前线。“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诸葛亮临行前给董允等人下了命令,若不尽职就要被定为死罪。“若无新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

因此董允对宫内事务的管理非常严格,丝毫不敢放纵刘禅,就连扩充后宫嫔妃采女之事也予以否决,使刘禅心怀忌惮,不敢妄为。

成都地区的军队由向宠负责,他是随军相府长史向朗的侄子,“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

诸葛亮临行时嘱托刘禅,京师的军务都要找向宠咨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

此外,还有取代李严出任尚书令的陈震,负责传递让刘禅阅览和签署的文书,地位也很重要。

诸葛亮提醒刘禅要特别亲近与信从董允、陈震、张裔、蒋琬这四个人,

“侍症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以上情况反映,诸葛亮尽管远离后方,但是在留守相府与皇宫内外安排了多位可靠的代理人,依赖他们来处置国内的军政事务,并对刘禅的各种活动作了周密安排与严格限制,使他既不能够插手政务,也无法恣意享乐,挥霍无度,藉以保障后方局势的稳定。

曹操将司空府和丞相府设在邺城后,在许都亦设有相府的留守官员,由丞相长史领兵监控皇帝与百官。

《资治通鉴》记载“魏王操使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胡三省注:“魏王操犹领汉丞相而居邺,故以必为长史典兵督许。”

和曹操霸府不同的是,蜀汉成都留守相府仍主管国内政务,监控后主的任务主要由侍中董允等人负责。

而曹操则在邺城相府处置下军政事务,许都的相府官员主要负责当地的安全保卫工作,并不管理政务,像“典兵督许直的丞相长史王必平时住在军营里,属官有武将帐下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