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仁义对待非仁义,不讲仁义的刘玄德(1/2)

缓缓扶着木制栏杆下楼的孙鲁班亦是开口道:“妾身在很的时候便听父亲起过春秋时的宋襄公之殇,用仁义对待非仁义的战争,注定是要以失败收场的,

在当今之时亦是如此,在二十年前父亲派吕子明大都督白衣渡江夺荆州便是如此,若是光明正大、讲究道义的与关云长对攻,那多半是不能取胜的,毕竟关云长之勇当时下恐怕是没人不知的。”

柏灵筠嫣然接话道:“大虎妹妹的不错,在当时蜀强吴弱的形式之下,若是再不联魏,想些不讲道义的办法,

那三家之中最弱的吴国,哪怕与蜀汉已结为姻亲,也避免不了被蜀汉给吞并了,毕竟乱世之下,很少有人会讲道义,哪怕是“仁义”君子刘玄德亦是如此。”

宋襄公十三年十一月,宋军与楚军相遇于泓水两岸。当时楚军实力强于宋军,且士气高涨。

宋国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趁楚军渡河时发动突袭,结果被宋襄公拒绝。

楚军安然渡过泓水之后开始布阵,子鱼又建议趁楚军还没布好阵形攻击楚军,但又被宋襄公拒绝。

楚军布好阵形后,宋军才开始发动进攻,结果不是楚军对手,大败而归。这就是着名的泓水之战。

此战宋襄公臀部中箭,最终不治而死,自己称霸诸侯的梦想也随之破裂,留下了千古笑柄。

宋襄公时,晋国由于发生内乱,无暇顾外;而秦国则被晋国阻断东进路线,只能向西发展,灭国二十,称霸西戎;而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楚国则正处于楚成王时期,楚成王致力于称霸诸侯,不断向北发展。

宋国处于华北平原腹地,一马平川,诸侯环绕,且处于齐国、晋国、楚国几个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自身发展空间受限,且容易受到大国的干预和影响,再加上宋国经常出现内乱,所以不管怎么折腾,一直是个二流国家。

宋襄公在位期间,以宋国的实力,本来称霸诸侯遥不可及,但是齐国发生了一个事件,却给了他展现自己的机会。

宋襄公元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当时宋襄公刚即位,父亲宋桓公还未下葬,宋襄公就欣然前往参加会盟。

由于宋国依附齐国,两国关系密切,所以齐桓公和管仲立太子昭时,嘱托宋襄公给予照应,宋襄公欣然答应。

八年后,齐桓公病死,六子争夺君位导致齐国发生大乱,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和竖貂拥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太子昭逃到宋国寻求庇护。

宋襄公答应过齐桓公照顾太子昭,且他以仁义自居,齐桓公去世理应太子昭继位,易牙和竖貂拥立公子无亏为国君不符合法理,且不得人心,所以这是一次提升威望、成就霸业的大好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