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巾舞,鞞舞的超绝(2/2)

鞞舞又称鼙舞,这个舞蹈名称的得来,正是因为舞者手中所持的鞞或鞉。鞞是一种鼓,最初是军队作战时用于发布命令的,汉代时称骑鼓,并被用于乐舞表演。鞉也是一种鼓,鼓上有柄,鼓侧有耳槌。摇动鼓柄时,鼓两侧的耳槌击打在鼓面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由于鞞与鞉都是鼓,因此鞞舞又称鞉舞。

try{ggauto();} catch(ex){}

王沈饮了一爵酒道称赞道:“先帝不愧是真正继承大汉江山的人啊,连蜀中的歌舞都是汉时流行的、流传下来的,假以时日陛下必能中兴汉室啊!”

汉宫廷对鞞舞极为重视,汉章帝时还专门为鞞舞配了词曲,如《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址《乐长久》《四方皇》《殿前生桂树》五篇鞞舞曲。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宫中已不见会鞞舞的伎人。喜爱歌舞的曹操听汉灵帝西园还有个鼓吹艺人李坚会鞞舞,便召他在宫中指导伎人学习这个舞蹈,并令曹植作新词。又据《乐府诗集》卷五十三记载,后来曹植重新写了《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五部鞞舞曲。

后有鞞舞赋曾如此赞叹鞞舞的超绝:“鞞舞焕而特奏兮,冠众妓而超绝。采干戚之遗武兮,同数度于二八。”

很多文献记载都认为鞞舞出自于巴渝舞。如《文献通考·乐考》:“按‘鞞舞’本汉‘巴渝舞’。高祖自蜀汉伐楚,其人勇而善斗,好为歌舞。帝观之曰:‘武王伐纣之歌。’使工习,号曰巴渝舞。”

刘邦所谓的“武王伐纣之歌”,就是指周武王伐纣时,得到了巴蜀的响应和参与,尤其是巴人军队十分勇猛,一边冲锋陷阵,一边唱歌跳舞。殷纣王的军队在巴饶舞蹈和歌声中,纷纷阵前倒戈。无独有偶,楚汉战争期间,汉高祖刘邦在巴蜀的阆中招募了七姓賨人为前锋,这些賨人就是武王伐纣时巴饶后裔。他们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同样在战斗中载歌载舞,为刘邦“还定三秦”,夺取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賨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又称寅人、板楯蛮。崔鸿《十六国春秋》载:“秦并下,以为黔中郡,薄赋其人,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盘瓠之后裔的武溪蛮虽纳賨赋,却不称賨人”。古书中记载,该民族勇猛彪悍,且善歌舞。

早在春秋战国之前,賨人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都就建在今四川达州市渠县的土溪城坝。《华阳国志》记载:“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寅城、卢城。”郦道元《水经注》载:宕渠县“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有鞞舞和巴渝舞两个舞并存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乐府诗集·魏陈思王鼙舞歌序》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中是这样解释的:“‘鞞舞’,梁谓之‘鞞扇舞’,即‘巴渝’是也。鞞扇,器名也。鞞扇上舞作‘巴渝弄’,至‘鞞舞’竟,岂非‘巴渝’一舞二名,何异‘公莫’亦名‘巾舞’也。”

鞞舞在民间也十分流校大多出现在贵族豪门的宴享上,表演人数从一个到多个不等,虽然场面上远不及宫廷表演那样华丽隆重,但艺饶表演水平和受欢迎的程度却毫不逊色,而同时在汉代流行的巾舞则是将舞姬手中的鼓换成了巾布,算是各有各的美吧。

吴清面色涨红击掌和乐道:“改日若是有机会,我再请诸位来府中观赏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