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转眼又一年(1/2)
老刘总也觉得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在西北呆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他跟着当地的基层干部,一起爬山,去动员不肯搬迁的农民,让他们从山上下来,去更适合的地方定居。
老刘总的普通话没说好,倒是学了不少当地的方言。
管家和保镖的职能也全都变了,遇到老乡搬家,帮着搬。
遇到老乡在新的定居点盖房子,他们帮着搬砖。
老刘总拥有一副好口才,再加上年龄摆在那里,他动员起那些不肯下山的老人,竟然非常有一套,让当地的工作人员都叹为观止。
“我知道你们想守在这里,毕竟从小在这里出生长大,但是你们在这里就没过上过好日子。为什么不拼一次呢?再差还能差得到哪去?”
“你们难道想让孩子跟你们一样,活到这个岁数还不知道不用为了水发愁是什么滋味吗?”
“孙子们到了新的地方,还可以有更好的环境读书。难道不好吗?”
“我为什么好心?因为我有钱呀,有钱不干好事儿,我怕我的钱守不住。”
“……”
有些镜头被电视台的录像机给记录了下来。
最开始,老刘总知道摄像机的存在,还有些端着,希望摄像机能把自己英俊的、正气的一面拍下来。
没过多久,老刘总就忽略了摄像机的存在,他遇到那些脑子一根筋,压根劝不动的老人,也会又气又急,跟对方吵起来。
如此生动的老刘总,被全方位的记录。
记录的录像,很快就出现在段从安的采编室。
剪辑完当天的内容,段从安就来到胡同这边。
今天他们夫妻俩一起来蹭饭,饭桌上果然看到了小刘总。
小刘总和周朗一人端着一个小碗,给两个孩子喂辅食。
段从安说:“小刘总,您的父亲变化真的很大,最开始认识他的时候,我确实没有想过,他真的能放下架子,跟当地人同吃同住,还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小刘总没有太多的情绪,他说:“可能他发现了人生价值吧。”
春节之前,一部分村民搬迁完毕,住进了新的定居点。
老刘总要离开的时候,被村民围住。
“老刘,你还会回来的吧?”
“你可别是把我们骗下山,然后你就跑了。”
“你可不要忘记了,你说我们下山之后,就能带我们大家发家致富。”
“……”
老刘总说:“我骗谁也不能骗你们呀!这不是要过年了吗?我也很久没有见到我的儿子了,得回去看看。
还有就是,你们养的那些羊,也都可以宰杀了,我得收购,回京城卖。
你们这几天,赶紧把家里的羊盘点一下,看看要卖多少。
有多少我收多少。”
老刘总给的收购价格也不算低,至少比他们平时卖得要贵一点。
但是,老刘总给他们画的大饼实在是太诱人,说得好像他们很快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人万一跑了,或者去其他地方了,他们找谁去啊?
老刘总一边统计收购羊的数量,一边跟他们说:“那个农业专家,之前来过的,春节之后也会带着团队来,给大家安排春种,到时候我肯定会来的。我可跟你们讲好了,开春后开学,你们得把家里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给我送去学校。谁要是不送孩子去上学,就是不把我当朋友。”
“女娃娃也要上学吗?”
老刘总瞪说话的人,“女娃娃怎么就不能上学?”
“上了学也没用啊,迟早要嫁到别人家里去。这不是相当于花钱给别人养儿媳妇吗?”
老刘总说:“那你儿子不娶儿媳妇吗?你儿媳妇的父母也是你这种想法的话,那你以后娶回来的儿媳妇,不就是大字不识一个?这样的儿媳妇怎么能带好孩子?”
“那相亲的时候可以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嘛……”
“呵,你这种连自己女儿都不好好对待的人,人家能指望你对别人的女儿好?凭什么要把有文化的姑娘送到你家里来?”
那人撇嘴,心里不服,嘴上却也找不到反驳的话。
老刘总又继续跟大家伙说:“记住我的话,是所有到了年龄的孩子都得去上学,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做,后面有些政策下来,会对你们造成影响,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讲人情。”
老刘总走后,村民们交头接耳。
“真的要让女娃娃去读书啊?”
“老刘不是说了吗?不让去读书的话,就不是他的朋友。”
“女娃娃去读书,家里的家务谁干呀?”
有个妇女站出来说:“说得好像家里的家务必须是女娃娃干一样!老刘都说了,必须让女娃娃去读书,我就听他的!学校盖得那么好,又是免费的,这个便宜不占,就是个傻子。”
“可不是嘛!新学校我去看过了,还有火墙,冬天烧起来,娃娃们也不会觉得冷。可能比在家里还舒服,干嘛不让娃娃去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