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匈奴退走(2/2)
“吾百姓已经回来,匈奴暂时没有利用的价值。今之交战,恐所得不如所失也。”
贾诩抚须向关羽说道:“更何况刚刚将军与匈奴歃血,有害将军名誉。”
贾诩没有回答有几分胜算,但他的话说的很明确,一旦战起,所得到的与所失去的不成正比。
try{ggauto();} catch(ex){}
贾诩的立场依旧坚定。
“公所言极是。”关羽点头,若能为主公效劳,他可以将口血擦去。得不偿失,才是最关键的。
“厉兵秣马,披坚执锐,分路屯兵,待衅取之。”
贾诩沧桑的眼神望着匈奴退去的烟尘,郑重的说道。他的眼睛紧收,眼角的皱纹好似藏着洞察天地的谋略。
南匈奴之地,是他谋略中的很重要的一步。
这一部完成之后。待时机成熟之时,天下之图他能帮主公取其三。
“吾修书向主公阐述河套情形,并将右军师所定原委上报主公。黄河北部,阴山南部还有几支鲜卑部落,击之,只兵力有所不足。流民百姓安置问题,乞活军处理问题,都需要解决。”
关羽郑重的对贾诩说道。
“将军短短三日战胜达奚、拔林、须卜、纥骨四部鲜卑,七日克服定襄郡、云中郡全境。半个月征船造船渡过黄河,今逼着栾提部求和。黄河北方朔方郡、五原郡的鲜卑部落属于单于庭,单于庭都被覆灭了,他们还如何敢待在汉土上?如吾所料不错,黄河北的鲜卑部落不出半月,必逃离阴山。”
贾诩转身,面朝北,信誓旦旦的说道。
“如此甚好!河间之地防线千里,吾与公明的军队不足矣防守,更遑论进攻。想要固守河间,必须要有攻防兼备的实力,才能保修大汉和百姓利益,关羽以为,必须要有十万精锐骑兵驻扎要地。还必须准备最少四个提供军队来往黄河的大型渡口。如此,才是真正的河间之地。”
关羽听到贾诩的分析,心中轻松了一点。
随即又想到如何固守河套。
长城年久失修,漏洞太多。秦、西汉之时,虽有长城天堑,在北方河套一带最起码还囤积十万以上的步、骑。即便是如此,边塞还总是受胡人寇掠。
待灭掉南匈奴之后,十万骑驻守河套阴山,东突、西进、北击。不让胡马渡过阴山。
重新选地建筑黄河渡口,准备好渡河船只,方便大军自由的穿梭黄河。
就如关羽这次率军渡黄河,用了整整半个月。这要是在紧急的战时,早就把战机失去了。
“十万常备骑兵,主公能养得起,战马也足。但主公不会将那些钱粮全部用在军备上面。十万骑必须等到河间四郡、雁门、西河、上郡完全富足、年年丰收的时候,才可能组建成!建造渡口、船只也不是易事。”贾诩摇了摇头,对关羽说道:“你我如实上报主公,如何决断?还需要看主公。”
强大的军队是战争的利器,是无往不胜的代表。
但也是压垮一个国家的负担。
十万骑兵,消耗的不仅仅是粮食,军饷。
士兵需要精良的战马,而且要有实力雄厚的养马场,以便于源源不断的提供在平时、战时受伤不能再用的战马。
士兵盔甲,武器,都需要大量的精铁、皮革。
没有朝廷机器的供应,不知道需要多少铁?
须知,铁矿容易寻找,冶炼铁矿石难,铸造盔甲、武器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