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的意义在于彼此之间的照亮(2/2)

甚至还说:“一关心我,已经等于再杀死我。”

她不知道,随便几句话,就足以击垮男主苦心维持的正常生活。

听过许多相似的故事,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投出多余的关心,像一招招必杀技,不断把勉强戒掉过去的人往回拉。

这首歌的评论里有人说:“哪里有什么必杀技,不过仗着我喜欢你。”

一味地关心那些喜欢过的人,不过也是仗着对方仍然喜欢自己而已。

有意也好,无心也好,不要再做这种仗势欺人的事了。

因为发自内心喜欢过,所以觉得失去了怪可惜的。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人。

于是,出于可惜试图去关心,去保持联系,却总莫名其妙地没有得到好结果。而等到后来也被这样对待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关心。

必杀技里唱:“求你别说,仍能如良朋地对我。”

对于喜欢过的人而言,还要求用另一种好去对待彼此,是很别扭的。而最不别扭的方式,大概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点到即止。

仍然感激遇到你,但也别再互相靠近。

一个女孩说:

我在20出头的时候很不喜欢自己。

那个时候的我,自卑、矛盾、清高又混沌,其实是可爱的,但因为过分喜欢矫饰自己的真心会显得有那么一些些浮躁和不够真诚。

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特别拧巴的状态,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感情。明明不适合那份工作,为证明“我可以”,崩溃又不甘放弃;明明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不敢表达,在人群中习惯做个烂好人;明明是喜欢对方的,却在对方靠近时故左而言它,永远在以一副刺猬的状态在感情中戒备前行,伤人伤己,不懂温柔的真谛。

可能许多女孩都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吧。

过分敏感,讨好型人格,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总是在纠结和焦虑中惶惶度日,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这种奇怪的、微妙的情绪拉扯,本质上是由于我们缺乏“自我认同”,才会迫切的想要一个标准答案,却忘记生活这张卷子,本身就没有正解。

要知道,「既要还要」是人生常态,但如果我们的手不能牵住喜欢的人、去做喜欢的事,就会被其他东西占满,从享受变成负担。

我前两本书,都是围绕个人成长写的。那是我最焦虑的几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你的同龄人正在超过你」,然后一眨眼,发现身边的朋友成长速度都太快,自己好像怎么努力,都跟不上——那个时候的我一想到这些晚上就焦虑得睡不着觉。总觉得自己很废物。

现在偶尔也会这样想,但不会沉浸在焦虑里了。会很客观的分析,大家的成长背景不同,会给优秀的朋友送上真心祝福同时主动向对方取经,不会再认为某某运气很好,也不会轻易评判别人的选择,把所有的案例都当成平行时空里的一份镜像参照物——仅仅是吸收、辨别和消化,不会再被外界的发声轻易干扰自己。

镜子那边的生活,只做参考,不会影响到我真实的生活。

我发现当我把全部精力放在提升自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转变,我不再对未来充满恐惧,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于是,拧巴的我开始学会放下,学着把全部注意力凝视回自己身上。

过去大家所谓抵抗的平庸生活,其实恰恰是我们应该去重新审视和认真对待的生活,是所有的经历和感知,调动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我不再和“内心的那个小孩”赌气。

现在的我,只想争分夺秒,去爱,去体验,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好的爱人能减少一半的人间疾苦。

爱不应该是让人更愧疚自己的缺陷,是对方表示包容你的同时,你也同样想为对方变好。

看到这样一段话:“一段稳定、健康且踏实的的关系太让人感到安全了,被安抚了所有焦虑的情绪,不会再想和全世界对着干,我只想乖乖的待在你身边,做原本的我自己,可以糟糕、可以平凡、可以开心、也可以难过,毕竟你爱我,就是爱那个破破烂烂却又真心实意的我。”

所以相逢的意义在于彼此之间的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