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包产到户!好日子要来了!(1/2)

朝阳升起。

东寮生产队,记工房门前。

一棵弯脖子老榆树上,挂着一截旧钢轨,这就是队里的“钟”。

实际上,各个生产队的钟不尽相同。

有的钟是生锈的大铁钟,有的则是报废汽车的轮毂,有的却是一块铧铁,有的正是旧钢轨,总之五花八门,啥样子的都有,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每天生产队的钟,都要响两回。

一回是早上去上工,一回是下午去上工,只有过年停三天。

今天却不同。

周建强敲钟之后。

社员们没有扛着锄头和铁锨,更没有赶着牲口,而是全都空着手,喜气洋洋的聚集到一块儿。

周春明赶到的时候,屋里已经快坐不下了。

每家每户都派来了代表。

不少男人蹲在地上,抽着旱烟或者手卷烟,讨论着包干到户的种种细节。

周建强坐在桌后面,拿起手里的茶水缸,往桌上顿了一顿:“都安静一下!老邱你清点看看,有哪家还没派代表过来!”

邱振江点头,拿出一个花名册,自顾自的开始清点人数。

终于,又过了小半会儿,所有人都到齐了。

周建强就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都晓得今天要干什么对吧,那咱们也别磨叽,立即开始吧……”

这位先宣讲了一下政策,聊了聊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然后,就进入了主题。

商量了半天。

终于拟定好了承包方案。

在中午吃饭之前。

周春明代表家里,签下了合同。

因为二姐的户口,已经转出去了。

大嫂也还没嫁过来。

李岚那边也一样,也没正式落户周家。

所以,周家按照七口人来计算。

共计承包土地五亩出头。

每年要上交的地方税,叫做三提五统费,差不多七十块钱。

缴纳公粮的任务是三百五十斤,上交棉花的任务是六十斤,另外每年还得上交一头猪。

除此之外。

对于种植水稻和棉花的亩产,还有一定的要求。

两季水稻的亩产量,得达到六百五十公斤。

以如今尚不发达的生产力,想要达到这个数字颇有难度。

在此之前,只有在大丰收的年份,两季水稻亩产才有机会达到六百公斤。

不过,周春明并不担心。

因为很快就会推广杂交水稻,一季就能亩产千斤,轻松的达到这个任务要求。

棉花的种植难度也不大,刨去需要上交的部分,每年家里还能剩余20斤左右。

考虑到家里以后,并不依靠地里的收成过日子。

所以,周春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先种几亩地,满足自家的粮食需求再说。

等到九十年代初,粮食价格开放,随时可以购买商品粮,种不种这些地都无所谓。

仔细看了看那份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议定书,确定这上面的条款和细节没有问题以后,周春明代表家里人,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生产队场部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因为丈量了各家承包的土地以后,集体劳动的日子,就完全结束了。

以后都是忙活自家的田地,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磨洋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