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纪录时代三十年(2/2)
李长河笑着说道。
“纪录片,纪录什么?”
朱琳则是好奇的继续问道。
“纪录京城,纪录青年,纪录这个时代展望未来的三十年。”
“你们可以取景京城的各大有历史意义的地点,然后再那里选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进行提问。”
“今年是改革元年,咱们国内提出了改革的口号,那么你可以让人展望一下,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他们期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拍完之后,然后封存胶片,等过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再取出来,到时候再拍一版同样地点的同样人群,继续询问他们。”
“你觉得如何?”
李长河笑着说道。
而朱琳听完,则是眼中泛起了一阵亮光。
“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啊,就是时间跨度有点大。”
“三十年,那得到什么时候?”
“2009年,那时候咱们可都五十多岁了。”
“也可以十年,二十年分批拍摄,我觉得三十年是一个跨度,从二十岁到五十岁,基本上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历程。”
李长河笑着说道。
朱琳明悟的点点头:“你这样一说,确实如此。”
“三十年,也不知道咱们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等我明天回去,跟田壮壮说说。”
朱琳轻声地说道,不过说完就变了脸色。
主要是李长河这时候的手已经开始轻拢慢捻抹复挑了。
“讨厌,你不是还要写的嘛?”
感受到身前传来的一阵阵异样的感觉,她有些无奈。
“不写了!”
李长河此刻低头轻声地说道。
美人在怀,写个锤子啊。
次日,李长河回到学校,而朱琳一大清早也是从小西天坐车回了朱辛庄。
来到教室里,田壮壮他们几个正在闲聊,看到朱琳走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怎么样,朱琳,老李他怎么说?”
“他没答应给我们写本子。”
朱琳笑着跟田壮壮说道。
“你看吧,老田,我就说这种小事找他没戏,还不如我亲自来写。”
陈楷歌这时候凑过来说道,他也是自诩文学青年的,时不时自己写点小文章。
“着什么急啊,我还没说完呢!”
朱琳听到陈楷歌过来对她们家李长河趁势攻击,当即开口继续说道。
“他还有其他建议?”
田壮壮则是懒得搭理陈楷歌。
陈楷歌确实有几分文采,但是跟他尿不到一个壶里,虽然两个人是发小。
“他说咱们的胶片太少,拍电影没什么意思,建议我们拍个纪录片。”
“纪录片?”
田壮壮听到李长河的建议,有些诧异。
朱琳则是继续说道:“没错,就是纪录片,他说今年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元年,完全可以这时候做出一份纪录片。”
“记录什么?”
陈楷歌此刻也好奇的问道。
“记录如今的京城,如今的人们的生活,包括你我。”
“他说可以找人问一下对国家未来的展望,比如说凯歌你,你觉得三十年后的京城,三十年后的国家会是怎么样的?”
“然后他说三十年后,可以在同样的地点,再找同样的人,继续采访。”
“我觉得这个是蛮有意思的,虽然时间跨度有点大,要三十年。”
“但是长河他说,三十年正好是一代人的青春,也可以见证几代人的结局。”
“如果时间太长,十年或者二十年加拍一波,都可以!”
听到朱琳的说辞,陈楷歌也来了兴趣:“你别说啊,老田,这个听着确实有点意思。”
“纪录片的形式,纪录改革开放的元年,展望未来,这算是人文生活化的纪录片?”
田壮壮这时候若有所思的说道。
国内其实纪录片很多,但是之前多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纪录片,再就是风景拍摄。
像这种人文生活化的纪录片,以前并没有过。
当然,这种也不像是精准的影片,更像是一段采访素材。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李长河所说的,把这个年代京城的一些著名的景色再加上人文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跟三十年后做跨越时空的对比,听着确实很有意思。
“这事,让我琢磨琢磨!”
田壮壮这时候开始思索了起来。
而陈楷歌见状也没再搭话。
朱琳则是走到了一边。
“琳琳,你这又跟老田商量什么呢?”
坐下之后,旁边的胡玫凑上来问道。
这年头男女之间相对还是有些界限的,尤其是未婚男女。
她们这些女同学跟男同学之间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形的隔阂,主要也是怕有时候会传出风言风语。
也就朱琳跟田壮壮陈楷歌他们关系处的不错。
“也没什么,老田让我问我们家长河一个剧本的事情,长河给了些建议。”
朱琳笑着跟胡玫说道。
田壮壮借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器材暂时还不是公开的事情,毕竟东西没借来,也没对外宣传。
这时候朱琳也不会替他说出去。
“他不会这时候就琢磨剧本了吧,我听说你们暑假跟着北影厂拍电影了?”
胡玫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这你们都知道?”
朱琳有些诧异。
“少红说的,你别忘了,她家里也是北影厂的。”
胡玫笑着说道。
朱琳一下反应了过来,跟田壮壮和陈楷歌一眼,李绍红的母亲也是在北影厂工作,从场记到副导演,而且也是京城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
“是,当时也是巧合,北影厂的汪杨厂长和凌子风导演让田壮壮和陈楷歌带路,一起去我们家,找长河写个剧本。”
“然后长河当时就讨论了一个,汪杨厂长就拍板。让我们跟组锻炼。”
“然后暑假我们就跟着剧组拍了一段时间。”
朱琳简单地解释了几句。
胡玫此刻的眼中只有羡慕。
没办法,谁让人家有个好老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