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先锋话剧(1/2)

继成芳园之后,陈长贵对世界的改变依旧在继续。

《驴得水》的收获还在继续,这部小说被京城人艺一眼看中了。

事情还要从十月份说起,今年十月,文化部组织了一次与欧洲各国文化界的交流活动,由万家宝带队,赴欧访问团包括了国内影视界,话剧界,戏曲界的知名人士。

这次交流活动很成功,访问团在欧洲各国受到了欧洲各国文艺界的热情欢迎,访问团观摩了欧洲各国优秀的电影,话剧和歌剧,并与欧洲文艺界相互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甚至达成了一些影视方面的合作意向。

期间,欧洲先锋话剧和艺术电影的蓬勃发展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万家宝为首的人艺团队尤为震动,他们被先锋话剧的新颖和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了。

作为京城人艺的院长,华夏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华夏现代戏剧的泰斗,著名的戏剧教育家,万家宝的内心委实感慨万千。

荒废了十几年,整个华夏文艺界都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阶段,国外的文化艺术发展的如火如荼,而此时国内的戏剧影视文化已经远远的落在后面。

尤其是话剧,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依然是以《雷雨》、《茶馆》、《京城人》等老剧为主。

在回国的飞机上,几个人艺的老人谈了很多,落后了就要追赶,光感叹是没有的,几个老家伙决定这次回国后要排新话剧,而且要与世界接轨,要排先锋话剧!

排话剧最首要的就是剧本,人艺的编剧创作团队是全国最豪华的,历史剧和现代剧他们都能手到擒来,可在先锋话剧上却遇到了麻烦。

这玩意儿在国内可是新东西,采用的是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以荒诞无稽的剧情来映衬现实,从而让话剧具备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

让人艺的剧作家们即时创作,他们实在无从下手。

而此时的国内文学界委实是极少这样的题材,京城人艺寻摸了个把月,居然找不到一部适合搬上话剧舞台的作品题材,这让几个兴致勃勃的老家伙实在有点无奈和沮丧。

而就在此时,《驴得水》来了!

向万家宝推荐《驴得水》的不是别人,正是《十月》杂志社的主编苏瑜,她也是刚刚才听说京城人艺在寻找先锋话剧的剧本题材,立马就把电话打到了万家宝的办公室里,向他推荐了《驴得水》。

万家宝看完《驴得水》后,委实感到了惊喜和意外,来的太是时候了,这部小说就像是为人艺量身定做的一样。

场景固定,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山村小学里,人物不多,但性格突出,每个人都是一张鲜明的脸谱,情节荒诞,反转剧烈,感染力十足,而且小说写的画面感十足,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剧本味道!

太适合改编成话剧、舞台剧了!

万家宝面带喜色的看了看作者的姓名,陈长贵,还是个在读的京大学生,还只有十八岁,是个天才剧作家的好苗子啊!

他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十八岁的时候,那会儿他南开大学转入华清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潜心钻研戏剧,几年后就写出了代表作《雷雨》,随即便进入了创作高峰期,《日出》、《原野》都是那个时候的作品。

try{ggauto();} catch(ex){}

在这个带着泥土气的名字上,他似乎隐约见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万家宝摇头笑了笑,可惜了啊!

翌日,万家宝召集了梅千、夏淳、于是之等人艺导演编剧演员,把《驴得水》往几人面前一拍,仅仅用了一个上午,《驴得水》的话剧改编就拍板定了下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