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踏波戏水(1/2)

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在竹林中只采到一些竹叶准备拿回去煮水喝。

大家在山上玩的挺高兴,想着不如进黄河里游一圈,也不枉来这一趟。于是,大家准备去黄河畅游一番。清扬玲珑一组;小狸花霜华一组,小狸花不善于水性,借助霜华的法力;夭桃金蟾一组,金蟾水性好,可以照顾夭桃。做了三个竹筏子。六人乘着竹筏子沿着黄河河水顺流而下,河水中央遇到几个漩涡,三个竹排灵巧躲过。快到岸边,清扬玲珑相携踏波而行,霜华小狸花相携踏波而行,金蟾夭桃相携踏波而行,这时候出现一群红色锦鲤,在水中轻轻驮着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远远望去,一片红色锦鲤,三对神仙眷侣,男孩儿风姿俊逸,女孩儿芙蓉出水。仙气袅袅,衣袂飘飘。好一幅群仙出游,踏波而行图。

“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商都邙山地段就是地上悬河。玲珑说,此处有蛟龙驻守,保四方平安。

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一起跃上河岸。拜谢红色锦鲤一族。有一条领头的锦鲤与向六人遥谢自称是龙门锦鲤近支,感谢上次金蟾帮助族内小锦鲤成功脱险。他们之后会离开这个地段,寻找族内公主和王子一同返回!金蟾玲珑闻言,说住处有两只锦鲤,不知是不是他们寻找的公主和王子,之后他们看向清扬。清扬施法术请来院子内的两条锦鲤,那条说话的锦鲤一看惊喜万分,再三拜谢,带着两条红色锦鲤并群鱼一起朝着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游来三次,浩浩荡荡的游走啦!黄河水有瞬间的清澈,并现出霞光万道!

关于龙门:

黄河是两省的界河向南流去,在形成了着名的壶口瀑布后,黄河在山西省河津市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宽阔地带,看上去就像一个狭长的湖泊,那群可爱的大胖鲤鱼跳的龙门就在这里。龙门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禹门口,一看就知道与大禹有关。相传古时候,天下发洪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来到黄河边上的龙门山,看到河水汹涌,他想到一个办法。大禹命人开凿龙门山,河水就顺着龙门山平缓地流淌。

而在洛邑古城,有着名的龙门石窟。

龙门原名伊阙,龙门之名始于隋朝。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隋炀帝来到洛阳,登临邙山俯瞰洛阳地势,观伊阙地势似龙门,决定建都洛阳。隋唐时期都城以伊阙为南北坐标。伊阙地处国都之南,东西两山之间如天然大门,正对东都洛阳城皇城与外郭城的南正门,“龙”象征着封建皇权,故隋炀帝赐名龙门,伊阙改名龙门,并沿用至今,而作为北魏晚期与唐朝前期开凿的大型石窟寺遗存,因地处龙门,故称其为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始雕年代说法不一,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开凿时间不明,但完工时间有碑刻记载为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用于加速开凿时间。——出自坐下石碑《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

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

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民间有大佛和武皇相貌一样的说法。武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己造字为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日月行于空,光芒万丈。

传说则天皇帝自做打油诗:

日月当空曌,则天长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间我最傲。

传说毕竟是传说,则天皇帝诗词也是不同凡响,先录两首有些小女儿情的,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