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 忠心可嘉(2/2)

而受他的启发,其他人的高招更是层出不穷。

“皇上,废汉杜陵不是总闹邪吗?

那是刘邦阴魂不散啊!

您可以派一虎贲勇士,到刘邦的高庙里去,二话甭说,拔剑就砍,让他的阴魂没处安身。

再把门窗全部砍坏,让他冻也冻死。

try{ggauto();} catch(ex){}

再用桃木熬成汤水,往墙上泼。

桃木是用来驱鬼辟邪的,很灵验。

完了您再派轻车校尉住在高帝庙里,派北军中垒校尉住在高帝寝庙里,震慑他们一下。

刘邦再厉害,也是个糟老头子了,哪里斗得过年轻力壮的两员生猛大将?

就让这两人在庙里住三个月,保准成。”

一位大臣眉飞色舞地描述着他的计划。

王莽听后,又是哈哈大笑:

“好!好!好!忠心可嘉!”

几位大臣一一献策,尽管有的建议实在是荒诞不经,但无一例外地都得到了王莽“忠心可嘉”的褒扬。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出奇招,只为博得王莽的一丝青睐。

然而,在这群大臣中,唯独嘉新公刘歆一言不发,仿佛置身事外。

他的沉默,在这喧嚣的朝堂上显得尤为突兀。

王莽的目光不时地扫向他,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发言。

他深知,这位嘉新公乃是大新的智囊,其才华与见识远非那些酒囊饭袋所能比拟。

但刘歆只是微微低着头,神情凝重,仿佛在心中思量着什么重大的决定。

“颖叔啊,你为何一言不发?

莫非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王莽开口问道。

刘歆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王莽,缓缓说道:

“皇上,臣以为,这些建议虽各有千秋,但皆非治本之策。

臣之所以半天没出声,其实是在琢磨一件关系大新江山千秋万代的头等大事。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

王莽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予早就料到了,颖叔肯定有妙计!快说说看。”

刘歆不慌不忙,深吸一口气:

“皇上,老臣以为,咱大新要想长治久安,顺应天命,还需重新制定历法!”

其他那十公一听,心中不禁暗自嘀咕:

堂堂国师,就出了这么个主意?

其中一位更是率先质疑:

“历法?

开国之初咱们不是就定好了吗?

后来又多次修订,以十二月为岁首,以鸡鸣时分为一日之初,

以戊子日代替甲子日为六十天的开始,都改全了,怎么还要改啊?”

刘歆微微一笑:

“那种改法目光短浅。

我说的是,制定一部管它三万六千年的大历法。

有了这部大历法,盗贼自然平灭,国政自然长久。这难道不是头等大事吗?”

那几位公卿还是不大明白,脸上写满了疑惑:

“历法有那么重要?

这怎么能是头等大事呢?”

刘歆见状,只好耐心解释:

“天运有常,常者时也;时者历也。

故古圣帝明君,可无高阁琼宇,可无美姬妖娃,不可一日无历法,以顺天运也。”

王莽立即频频颔首,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光芒,

如今局势动荡,王莽正愁如何重申新朝国祚绵延无限,刘歆此言正合他意。

随既忙附和道:

“国师说得有理啊!

一部好的历法,就如同天上的指南针,能为我们指明人间的吉凶祸福。

哪天动土吉利,哪天出行平安,哪天嫁娶和顺,这些都是有根有据的。

想当初,首造历法之时,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历法之威,何其壮观!

可后来三苗作乱,这管历法的职务就荒废了,导致闰年找不到,正月也算不准,老百姓过日子都没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