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责任感爆棚(1/2)

既然认定舜帝为始祖,那么舜帝后代的姚、妫、陈、田四姓氏之人,亦应被视为同族之人。

于是,王莽果断下令,将这些姓氏的人纳入同族之中,“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

将宗室的范围也就极大地扩大了。

从此,心腹陈崇,就因姓陈而变成了王莽的“远亲”。

不仅被封为统睦侯,还作为西周所封陈国的后裔,被允许在家中设置陈国的祭祀,享受着崇高的地位。

当然,由于爵位有限,无法人人封侯,

王莽还是慷慨地赐予了这五姓之人世世代代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

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无疑是非常优厚的。

尤其是在地方上和乡村里,更是让人们心生向往。

政治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划分敌友。

王莽这一举措,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的同时,又笼络了地方势力。

这样一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遍布天下的刘氏宗族形成有效的抵抗,为自己的新朝稳固根基。

然而,王莽并不满足于仅仅扩大宗室的范围。

他还要把所有古圣王的后裔都拉入自己的阵营之中。

随后继续下诏,将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皋陶、伊尹等古圣王的后裔封为级别不等的贵族。

当然,这些“后裔”只是观念上的,与古人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甚至有些古圣王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但在当时,圣王谱系是被官员百姓普遍相信的……

王莽巧妙地将圣王谱系从黄帝延长到刘氏、王氏。

这不仅又拉拢了一批人,而且极大地抬高了王氏家族的地位。

意味着王氏家族也迈入了圣王家族之列……

王莽在精心构建了自家的权力体系和中央的官爵架构,并依照儒经对各级官职进行了更名之后,

终于腾出了手,开始寻觅那些昔日曾对他施以援手的人们。

对于那些在翟义等人叛乱时,能够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一边,并积极参与平叛的州牧郡守们,

王莽如今给予了他们应有的报偿。

担任州牧的官员们,也纷纷被封为男爵,而郡守们则得到了附城的封号。

这样的封赏,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忠诚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继续效忠的期许。

随后就是早在汉成帝时期提携帮助过他的人,也都一一提携。

诸如当时的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以及上谷都尉阳并等人。

虽然他们已经离世,但王莽并未忘记他们的恩情。

于是,他下令将他们的儿子一律封为男爵,以此延续他们家族的荣耀,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与感激。

然而,在这些人中,最让王莽念念不忘的,就是初恋孔休了。

那位在他被贬回新都国时,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尽慰藉的国相。

王莽当即派人前往邀请,希望孔休能够出任国师一职,与他共同携手治理这个新朝。

然而,孔休竟然闭门谢客,称病不出。

使者连孔休的面都没能见上,就只好无功而返。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莽虽然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和惋惜,但却并未因此对孔休产生怨恨。

孔休既然选择了隐居避世,那他就应该尊重他的决定吧……

try{ggauto();} catch(ex){}

至此,开国大典正式结束。

也就是在这一日,民间传说着一件轰动的大事!

只说那凌霄宝殿之上,如来佛祖神力无边,反手之间便化作了一座巍峨的“五行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