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独尊儒术(1/2)

自口碑恶劣的淳于长倒台后,新任大司马王莽,胸怀壮志,虽名义上为“辅政”。

但鉴于成帝沉迷于享乐之中,朝政大事实则已落在了王莽这位大司马的肩上,等同于他亲自“执政”。

这突如其来的权力与责任,让王莽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欣喜。

他暗自思量:“终于,我王莽也迎来了大展宏图的时机!”

思绪不由飘回多年前,那个渭河畔的夜晚,依旧清晰如昨天一般。

心中不禁再次叹息,“也不知方逸先生如今身在何方?

自那夜之后,便再未见过他……

难道那一切真的只是黄粱一梦,随风而逝了吗?”

他摇了摇头,试图驱散心中的杂念,“罢了,罢了。

我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这得来不易的权利。

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全力以赴地处理政事,将多年来学习的儒家政治理想付诸实践!已待青史留名。”

在勉强熟悉了大司马的繁琐工作之后,王莽立即着手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同时,还在各地方广泛建立学堂,陈列各式各样的礼器与乐器,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邀请全民共襄盛举。

所有文化人都沉浸在对儒家经典的研讨与拜读之中,彻底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想。

从汉元帝时期开始,再到如今王莽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与普及。

大多数高级官员早已开始全面接受儒家教育,将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

他们研读儒家经典,秉持儒家道德,力求在朝政中展现出儒家学者的风范。

与此同时,中低层官员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将儒家理念贯穿于日常政务之中,使得朝廷上下都弥漫着浓厚的儒家氛围。

庙堂之上如此,江湖之上亦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豪族开始认同儒家学说,因为族长在家族中的地位类似于“皇帝”。

他们需要一种强大的武器来统一家族成员的思想,维护家族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强调尊卑有序、长幼有别。

提倡孝道与礼仪,这些观念对于管理家族、教育子女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那些大家族中,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叛逆难管,时常因为一些琐事而找族长评理。

族长们,也只有借助儒家思想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教育子女。

使他们懂得尊重长辈、遵守家规,从而避免家族内部的纷争与矛盾。

因此,纷纷将儒家学说作为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子孙后代必须学习并践行儒家道德。

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国教属性,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力量。

随后,王莽更是大手笔地增加了太学弟子名额,将编制从汉武帝时期的五十人,一举扩充至三千人。

这一决策,无疑为更多的青年才俊打开了通往学术殿堂的大门,让他们有机会沐浴在儒家文化的阳光之下,茁壮成长。

不论任何时代,将金钱慷慨投入到教育中,都是一项能够赢得所有人赞誉的明智之举。

百姓们为王莽的这一举措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孩子们未来更多的上升途径和希望。

知识分子们也倍感振奋,因为他们的机会和地位在不断提升,学术春天已然到来。

官员大族们也同样感到满意,因为他们可以更容易地为家里的子弟和关系户在太学中谋得一席之地,

让家族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莽这一系列举措,无疑赢得了全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try{ggauto();} catch(ex){}

再说,成帝与王家诸位侯爷执政期间,老天爷各种灾异示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