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飞燕封后(2/2)

当叔父王商病重时,依旧亲身侍奉,无微不至,这份孝心深深感动了王商。

在王氏家族中,每当有叔叔病重,总能见到王莽那忠孝至悌的身影。

不辞辛劳地照顾着每一位病重的叔叔,使得家族中的长辈们对他赞不绝口,感动得稀里哗啦。

try{ggauto();} catch(ex){}

王莽不仅怀揣着远大抱负,在工作中也展现出极其认真的态度。

做人更是谦恭有礼,对每个人都报以春天般的温暖微笑。

俸禄几乎不动用,而是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收养宾客、交流名士、团结家族。

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车马来赈济穷人。

这些行为背后的理论指导,都源自于深入研读的儒家经典。

那些教导人们要温、良、恭、俭、让的思想,被他一一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

王莽善行无数,让他在王家二代中声名鹊起,名气逐渐压过了诸位伯父叔父。

侄子王光也逐渐长大成人,王莽对王光的教育同样倾注了心血。

经常带着慰问品去看望王光的老师,并请王光的同学们吃饭,然而对于自己孩子的老师,却因忙于公务而顾不上。

王莽妻子对此颇有微词,忍不住抱怨:“都是孩子的老师,你为何不一碗水端平?”

王莽则大义凛然的回应:“‘圣贤无我,先公后私。’这就是我王莽做人的原则!”

王莽的孝行与善举得到了家族上下的一致好评。

自家亲戚中出了一个道德模范,成帝感到倍有面子,对于眼下灾异频出的皇室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王政君也是越看这个大侄子越喜欢。

不断与几位还在世的兄弟王商、王根、王谭等人谈及已故的王曼。

极力夸赞王莽的年轻有为与才华横溢。

王商等人心领神会,亦在成帝面前不遗余力地颂扬王莽的卓越能力与高尚品性。

王商甚至上书成帝,主动提出要将自己的部分封邑分封给王莽,以示对其才华的认可与赏识。

眼见王商如此非同寻常的举措,王莽所交往的朝中名士如戴崇、陈汤等人也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比王商更加了解王莽的志向与为人,因此向成帝陈述的理由也更加充分且动听。

成帝知道自己立后的打算已经得到了母亲及一众舅舅支持,便也愿意顺水推舟,做这个人情。

况且,王莽在表兄弟中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谦虚、谨慎的儒者,重用他并非不可。

于是,在永始元年五月,汉成帝追封王莽父亲王曼为新都侯,并赐谥号为“哀”。

新都,并非“崭新”与“都城”之意,而是指南阳郡的新野与都乡。

南阳郡毗邻洛阳,位于天下之中,新都之地可谓是一块宝地。

距离长安有四百多公里,三十岁的王莽以继承亡父爵位的方式,成为第二代新都侯。

从此迈入了贵族的行列,不再是王氏家族中的边缘人物。

官职从射声校尉一跃而为骑都尉,成为了皇帝禁军羽林军的统军将领之一,手中握有了实权。

同时,还兼任了光禄大夫一职,得以更深入地涉足朝政,展露才华。

更为重要的是,王莽还获得了一个侍中的加官,成为了皇帝近身的高级侍从。

这一职位虽然品阶不高,但却能够时刻陪伴在成帝左右,影响成帝决策。

虽然还没有位列九卿,但侍中的加官、新都侯的爵位,已经让他足以和淳于长平起平坐。

甚至在某些方面略胜一筹,毕竟淳于长还未曾封侯。

安抚了王氏家族之后,成帝于永始元年六月正式立赵飞燕为皇后。

并晋升赵合德为昭仪,同时大赦天下,以示庆贺。

这一举动引起了舆论哗然。

许多人对于赵飞燕的皇后之位持有异议,认为她来历不明,难以母仪天下。

灾异之兆,似乎已经从王氏家族悄然转移到了赵氏家族的头上。

王莽,则在这场风云变幻中,悄然崛起,成为了朝堂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