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汉人(2/2)

try{ggauto();} catch(ex){}

而400毫米等降雨线几乎与长城的走向不谋而合。

儒家文化沿着这条线修建了长城。

今天我们可以用科学手段了解这些,可古人完全是凭感觉测量的这么准……

长城再往北,年降水量便骤减至不足400毫米,

这对于依赖农耕的中原民族来说,就是一片难以耕耘的荒芜之地。

因此,儒家文化的汉人扩张极限,就是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

它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

长城再往北,便是广袤无垠的游牧地区。

由于农耕文明对降雨量的严格要求,使得越过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

对于依赖农耕的中原民族来说,无法生存。

若想在那片土地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摒弃农耕的方式,转而游牧化。

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模式的转换,

更是一种文化、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一旦游牧化,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结构等都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便意味着脱离了汉人的文化轨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人。

第一代人或许还能保留一些汉族的记忆和文化传统。

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就彻底融入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中,成为匈奴人、突厥人等……

因此,中原王朝或许有能力派兵远征草原,驱逐游牧者。

若想长期统治草原,就必须驻扎大量的军队。

但是驻军的后勤补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距离遥远,中原无法将足够的物资运送到草原,

驻军只能就地取材,逐渐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这样一来,这些军人也就不再是传统的汉人军队。

所以中原王朝即便能够暂时横扫草原,在完成任务后,仍然必须撤军回到长城以南。

“因此,中原虽然能够打败草原民族,但却很难统一并管理草原。

此外,中原与草原在继承逻辑上的迥异。

中原帝国,人口定居的特性使得税收的征收变得相对容易,从而为帝国构建了一个稳固的中央财政基石。

正是这一经济基础,支撑着中原在周朝之后逐渐发展出了一个高度成熟且错综复杂的官僚体系。

官僚制帝国,展现出了君主与官僚之间精妙的功能分工。

君主,作为帝国的精神领袖与象征,其首要任务是彰显统治的正当性,为帝国提供稳定的精神支柱。

而具体的事务管理,则更多地依赖于庞大的官僚体系来执行。

君主即便有意亲自介入政务,也需遵循官僚体系的规则与程序,无法随意绕开其制约。

这种共治天下的模式,确保了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与高效运转。

所以在中原帝国,君主的能力虽然重要,但并非首要考量。

相比之下,君位继承的稳定性才是维系帝国安宁的基石。

为了确保继承秩序的稳定,继承人的资格必须具备唯一性、易于识别且不容争议。

在这一背景下,嫡长子继承制便成为了中原帝国继承原则的不二之选。

它符合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将嫡长子视为正当性的象征,即便其年幼无知,

也能在官僚体系的辅佐下,维系帝国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