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事出有因的叛乱(1/2)
“大王,什么事啊?”来到关中王的大厅之中,马谡有些纳闷地问道。此时坐在主位上的刘备神情有些凝重,看样子多半是出了什么事了。
“幼常,刚刚江东送来的情报,你看看吧!”看到马谡到来,刘备简单地说了一句。说这话的时候,刘备脸色也是不太好看,一边说这话一边还递给马谡一份军报。马谡接过来一看,结果也是颇有点为出乎他的意料。
“周循还有孙大虎居然反了?”马谡看完了之后,有些难以置信地道。所谓的周循,乃是周瑜的长子,现任庐江郡居巢县长。而孙大虎则是孙权的长女,这二人乃是自幼定亲。在情报中陆逊告诉刘备,周循和孙大虎勾结一些周瑜、孙权的旧部,与之一同作乱的包括程普之子,先登校尉程咨,黄盖之子,庐江郡曹从事黄炳,以及周瑜的族弟周善,这些人聚集起万余兵马,在江东的庐江郡起兵作乱。没想到在孙权、周瑜这些老家伙们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这些江东的官二代们居然是联合一致,造起反来了。
“是啊,没想到周瑜死了,他的儿子倒也了得啊,居然敢起兵作乱,果然是将门虎子啊!”刘备略带一丝调侃的语气道。虽然脸色不太好看,但是刘备似乎并未因为他们的造反而感到太大的压力。毕竟与刘备今时今日的实力,这一小撮人起兵造反,实在是不够他看的。
“对了大王,我那大舅子怎么样了?”马谡这才想起关键的问题所在,只要孙权不出头,光是靠这些小的,只怕也是再难闹出大的动静来。看刘备这么轻松的样子,孙权想必是并没有参与这一件事吧。
果然刘备开口道:“孙仲谋一直在荆南隐居,此事想来还是与他无关。哦对了,这里还有一篇他们的檄文呢,你且看看!”说完又是拿起一张纸递给马谡。
马谡接过来草草一看,终于是看出点名堂来了。这篇檄文也不知道是谁所作的,不过看起来这些人还不算是太傻,在檄文中周循等人声称刘备拥兵自重,残害忠良,僭越王位,更兼残害江东的士民,乃是和曹操一丘之貉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周循秉承其父遗志,号召江东士民随其一道击败刘备,然后解救出被困在荆南的孙权,以恢复孙氏在东吴的绝对统治。
看了这篇檄文之后,马谡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出来了。就在这时刘备已经是叹了口气,摇摇头这才开口道:“这江东刚刚平定不到一年,不想就有周循之辈不服王化,兴兵作乱。原本孤还打算,下次北伐的时候自江东出一支偏师攻打青徐。现在看来,想要抚平人心还是有些困难啊!”
“来日方长,大王何须惶急。如今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都已经实施,天下的士子不论贫富,都已经有了出仕之路。想来只需假以时日,江东人心必然尽数归附。”马谡看刘备忽然间有些意志消沉,也是不禁劝道。
“来日方长,可是孤也已经不年轻了啊!”刘备听了马谡的话,却是苦笑了一声道。听他这一说,马谡不禁有些愕然。不过掐指一算的话,不知不觉刘备今年也已经58岁了,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这个岁数勉强都可以算是高寿的老人了。一般的人到了他这个岁数,肯定已经是在家颐养天年了。就算是在医疗条件发达得多的后世,这个岁数也差不多要退休了。可是刘备呢,已经步入人生暮年的他,还在为了天下大事而殚精竭虑。显然现在他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时日无多,因此才不免有些惶急。
这些念头都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想到这里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汉中王。和十年前在新野时候相比,这面相确实是苍老多了。但是马谡并不着急,因为历史上刘备至少还有五年的命,那还是在遭遇了荆州、夷陵两场大败之后。换成现在这个顺风顺水的刘备,肯定只会活的更长。想到这里马谡也是开口道:“昔日廉颇年过八十尚不言老,今黄汉升将军年过七旬依旧是勇冠三军,大王年不满六十,何须意志消沉?再说了,那曹操老贼身患头风病,这么多年熬下来,倒也活到今天了,大王比他自然是要胜过一筹的!”
听马谡这一说,刘备也是一愣,随即哈哈笑道:“幼常啊,到底还是你会说话呀!”说到这里刘备也是打起精神,开口问道:“那依你之见,既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同时实施,江东士民早该归心了,周循等人为何又要叛变呢?”
这个问题马谡也是想过了,当下看了看名单之后,这才开口道:“大王您发现没有,这些叛逆之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武将出身,而不是文官。”
这个问题刘备倒是没有注意到,当下看了一下之后,也是一拍脑袋道:“还真是如此所言,幼常,这是为什么呢?”
“那自然是因为江东的兵制了!”马谡既然发现了问题,以他的见识不会不明白这深层次的原因。和刘备乃至曹操不一样,东吴的军队,实际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组成。而在东吴中,拥有私兵的将领多达上百之多,重要将领如程普、陈武等人,都拥有多达数千的私兵。最关键的是,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继的,孙权基本上不能够独自去调动他们,只有通过私兵所属的将领,才能进行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