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参预立储——张格(1/1)

张格,字承之,又字义师,河间人,尚书左仆射张濬之子,唐末五代时期前蜀宰相。其父为杨麟所杀,张格逃入西川依附王建,前蜀建立后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封赵国公。其为政多迎合主意,有胜己者,必以计排去之。后主立,贬为茂州刺史,旋再贬维州司户,又为庾凝绩奏徙于合水镇,复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前蜀灭亡后,随后唐宰相任圜入洛,任圜爱其才,奏为太子宾客,充三司副使。

张格,唐末宰相张濬次子,年轻时为人俊迈,颇有才学,但却喜好诡诈,大有父风。张濬致仕后,随父居住在东都洛阳附近的长水县。宣武节度使朱温密谋篡唐,担心张濬煽动各地藩镇反对自己,便命河南尹张全义暗中除掉张濬,张全义派牙将杨麟率健卒五十人假扮盗贼,于除夕之夜围住张濬在长水县的别墅,杀其满门。永宁县吏叶彦素受张氏厚待,赶在杨麟动手之前到张家报信,张濬自知难逃一死,于是让张格逃走,以保后嗣。父子二人相拥痛哭,张格随后拜辞而去,由叶彦率义士三十人送过了汉江,由荆江逆流而上,经三峡逃入蜀地,到成都投靠了割据两川的蜀王王建。

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当时天下大乱,中原士人多避难于蜀地,王建非常礼遇士人,对唐朝的名臣、世族多有重用。张格尤得厚待,在前蜀建立之初便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当时,王建专门告诫张格,让他作为宰相要“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但张格为相期间,行事一味迎合上意,只要觉得有人胜过自己,必定设计排挤、打压。

朱温遣使入蜀,与前蜀修好,并在国书中尊称王建为兄,但国书的印章用的却是“大梁入蜀之印”。张格指出此类印章在唐朝时是朝廷出使四夷所用,王建大怒,欲杀使者。张格却称这是梁国有司之过,认为不应因此坏了两国邦交,王建由此更加信任张格,命张格主持编纂前蜀开国以来的帝王实录。

太子王元膺发动兵变,攻杀了王建的宠臣唐道袭,在兵败后藏匿于民间。王建让养子王宗翰去召回王元膺,但王元膺却已为部下卫士所杀。王建怀疑是王宗翰杀死了王元膺,为此悲恸不已。当时,张格作《慰谕军民榜》,其中有“不行斧钺之诛,将误社稷之计”一语,王建当即醒悟,明白不管王元膺之死真相如何,为了社稷的安定都不宜再作深究,于是下诏废王元膺为庶人。

王元膺死后,东宫储位空虚,枢密使潘炕屡请王建册立太子以安国本,当时郑王王衍在诸皇子之中最幼,但其母徐贤妃素受王建宠爱。徐贤妃联合权宦唐文扆,为王衍谋求太子之位,他们以黄金百镒贿赂张格,寻求张格的支持。张格大为心动,认为此事可以用计促成,于是答应了徐贤妃的请求,他设计取得王宗侃等一众功臣的支持,联名举荐王衍,王衍因此被立为皇太子。

王建病逝,太子王衍即位,以王宗弼辅政,张格被王宗弼贬为茂州刺史,随即再贬维州司户。张格再次成为前蜀的宰相,担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但此时的前蜀,君臣无能腐败,早已国事日非,张格虽复为宰相,也是无所作为。

前蜀被后唐攻灭,张格随王衍被迁往洛阳,抵达洛阳,被授为太子宾客,又被宰相任圜举荐为三司副使,后病逝于三司副使、太子宾客的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