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形势发展(2/2)

首先审核通过地星总署外星专家的严格检测,第一个拿到正式批量生产许可证。

一家企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了成套设备出厂交付,正式进入商用阶段。

try{ggauto();} catch(ex){}

暴利就在眼前,一步快步步先。

其他国家有些急了,赶紧催促专家、技师、工人加班加点忙活,力图缩短差距,迎头赶上。

几处神秘地底,秘密研究十万级光射枪的工作,在偷偷进行。

一处地下堡垒内,十几位武器专家围绕一把外星武器,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将其金属外壳、主要部件、杀伤性能、能源供给、工作原理全部进行了研究探索,获得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大致了解了十万级光射枪的工作流程、伤害指数、结构式样,对其缺点弊端、应对方法有了初步掌握。

然而,伪造的产品徒有其表,不具备相同的攻击威力。

首先,伪造枪管达不到要求,无法承受上万度的高温,超高温试验很快融化。

好在通过H武器与原料交易,换取了相应的民用合金技术,有了替代品,勉强能够维持较短时间。

其次,十万级光射枪的能源晶体,被密封在仿暗能特殊装置内,专家们既不知道仿暗能为何物,更无法理解它的工作原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破开装置,得到的是一颗1立方厘米大小、辐射强烈、温高千度,重达100公斤的红色发光体。

这颗红色发光体因为使用原因,已经消耗了大约十分之一的能量,部分区域光芒暗淡。

令人傻眼的是,即使运用当前地星最尖端的存放设施,也不能长久地密封它。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密封设施就会被融解,最后只能又重新装回破损的原装置内,才能继续保存。

可惜,无法阻止能源晶体缓慢而坚定地释放能量,估算十几年后就会耗尽。

其三,原聚能设备在失去仿暗能后,装置基本失效,无法再用,技术性能超出了专家的理解范围,成了难解之谜。

相同的情况,在其他四处相继发生。

所有研究收获共享之后,成果非常尴尬,存放装置与聚能装置成为了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任凭专家想破了脑袋都无从下手,只能慢慢来了。

通过专家们的总结,彻底明白了与外星军事水平的差距,犹如天壤之别,无法比拟。

除了志愿者留下,不死心地继续努力,其他人员均已放弃研究。

星球基础设施改造全面推进,利用地星现有资源,开始成规模地大搞建设,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完成10%任务。

整个工程牵涉面广,用工不菲,技术含量高,资源配置复杂,外星专家与技术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很多具体工作只能交由地星本土技术人员去做。

为了保证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工,必要的技术图纸虽然分块提供,但禁不住地星人的私下交易,不出多久参与各国都拿到了自己所需的资料。

地星总署事先都将情况,向太阳系最高权力指挥官子书扶铭次帅报告过,获得允许才敢施为。

子书扶铭几番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无奈的决定,将最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手,其他大量次级技术成为了参与建设国家的变相酬劳。

各国尝到甜头,争先恐后,不惜血本地免费出人出力出资源。

相互间为了争夺一个分项目建设主导权,大拼人力物资,甚至拉关系搞贿赂,力求将工程图纸、设备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说明等占为已有,提高本国的技术实力。

竞争结果显而易见,仍旧是几大技术、经济强国占了优势,拿到了大部分重要技术资料,其余国家只能喝些残羹剩汁。

好在暗地里达成了交换协议,参与国家事后都可以付出双倍代价获得想要的资料。

至于这个代价到底有多大,到手的国家说了算,到时免不了会狮子大开口,这已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