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群天使引发了边境战火(1/2)
于是,在东南西北的官道上就出现了类似于神仙下凡的一幕。
浩浩荡荡的一群马车上涂画着天空、太阳、月亮的画面,随从都是统一的服装颜色,背上插着锦鸡的羽毛,十分滑稽。
这时候要是搭个讪,所说的不是贫僧来自于东土大唐之类的地球话,而是我们是天帝的使者,按照上天的指引来赐福的。
这群人要不是有中央朝廷的凭证,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群招摇撞骗的骗子。
王莽的想法是,这群人是给他去稳定地方的。
这群人的想法是,我们是去发财的。
这群人每到一个地方,鼻孔都朝到了天上,问三句都不鸟地方官,只有看到钱的时候两眼才放出了精光。
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天使嘛,天使肯定和凡人是不同的,当然要鼻孔朝天走路,完全不怕因为不看路而摔倒。
这群天使把全国和附属国家祸害了个遍,咱们来看看这些天使干的事情:收了地方上的印章,改成了新朝的印章,顺便骚扰百姓、敲诈官员,发了一大笔财。
把东方的属国高句骊国和夫余国,南方的句町王,西方的西域三十六国国家君主的王位全部降成了侯爵。
南方的句町王和西域三十六国国家君主被莫名其妙的降成了侯,一生气,决定不和王老板玩了,纷纷发表声明,脱离藩属,并乘机发兵进攻边境。
北方到达匈奴王庭的王骏这一组天使,倒是受到了匈奴单于的热情招待,倒不是匈奴单于有多好客,一方面是人家带来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谁会跟钱过不去。另一方面是这哥们实在文化水平有限,刚开始没看懂新印章的内容。
现在看来王骏这个天使多少有点小聪明,知道单于不懂,不代表手下没有不懂的人。
毕竟“匈奴单于玺”和“匈奴单于章”别看就差一个字,意义千差万别,一个是皇帝用的,一个是臣子用的,现在拿着臣子的“章”要换人家皇帝的“玺”,匈奴单于脑子里进再多的水,也不会同意。
因此,他要求匈奴单于先归还旧印章,再给你新印章。
匈奴单于估计还沉浸在前一晚愉快的接风宴中,并没有晃清醒还在晕着的大脑,更不会想到天使不干人事,就把旧的印章给了王骏天使团。
拿到旧印章的王骏生怕匈奴单于反悔,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鸡飞蛋打,直接打碎了旧玺。
果然,被一个印章变成了臣子的匈奴单于不干了,第二天就派人要回旧玺。
王骏朝一旁的垃圾堆努努嘴,那些破烂就是,想要就拿回去吧。
匈奴单于也不废话,比其他被降的附属国家君主更干脆,省略发声明之类的程序,直接发兵攻打边境,王莽王朝和匈奴之间多年的战争开始了。
可笑的是,面对匈奴单于的进攻,王莽的第一反应不是应对战争,而是自欺欺人式的羞辱了一番,把“匈奴单于”改名为“匈奴降于”,玩一把文字游戏,过了一下嘴瘾。
匈奴单于哪还管这些,都已经撕破脸皮了,爱叫啥叫啥,咱们刀枪上见分晓,不仅攻打边境,还把王莽边境的反叛军官陈亮和终带给收留了,大家合伙干买卖,一起轰轰烈烈的打杂抢烧。
公元10年,王莽发兵三十万,决定从包头、呼和浩特、山西广灵元、内蒙古淮格尔旗、北京密云、甘肃张掖等六个地方开始出发讨伐匈奴,同时派人蔺苞和戴级两人去招降有志于合作的良好匈奴人员。
由于战线实在是拉的太长,一时间各路军队难以同时到达指定位置,先到指定位置的军队闲着没事干,也没想着训练阵型啥的,有些人就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抢劫。
军官和士兵也不甘落后,开始搜刮老百姓。
因为这三十万人的组成成分复杂,来源主要是囚犯、流民、老百姓和武装士兵。
这群人混在一起,好人也给带坏了,用脚后跟想都干不出好事来。
蔺苞和戴级这两个也是尽职,整天带着骑兵在边塞上巡视,被他俩逮到了两个匈奴的探子,一审问,高兴的嘴都笑歪了,这两个人在匈奴的身份还不低。
一个是匈奴单于的弟弟,叫咸。
一个是咸的儿子,叫登。
蔺苞:二位俊杰,来我们这里,是不是准备归顺啊?
咸和登:异口同声,不是,我们是来旅游的。
蔺苞:旅游?那就是向往我们的生活了,还是想归顺嘛!
咸和登:不是,旅游完,买点土特产我们就回去了。
蔺苞:归顺了我们,自然会让你们回去的,我替你买很多的土特产,保证让你们开开心心的回去,不花一分钱。
咸和登:我们不归顺,就想转一圈回去。
蔺苞:什么?想归顺?再转一圈回去,没问题。
咸和登:……
蔺苞:既然想归顺,我就替皇上做主了,给你们封个大官,好不好?
咸和登:……
蔺苞:那就封咸先生为孝单于,给你给一千金黄金的土特产,还有很多绫罗绸缎,这些东西我们皇上都舍不得用,都给你了,看看我们多大方,你带着这些土特产回匈奴吧,咱们友谊天长地久。
蔺苞:封登先生为顺单于,你跟我回京城吧,我带你好好逛逛,那里好玩的东西更多,保证能让你尽兴。二位有啥意见吗?
咸和登:……
这二位还能有啥意见,好赖话都让你说完了,本来就是砧板上的鱼肉,没看见旁边的几个哥们正在磨刀嘛,就这样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