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思维误区(2/2)

“工作里遇到点问题,想来查点资料。”我说着,朝资料室扬了扬下巴:“对了王叔,刚才有没有几个穿西装的人进去?”

“不知道啊,我刚换班还不到一分钟。”王叔摇摇头,又朝我挤出个为难的笑容:“你现在毕业了,属于校外人员,想进去得找领导开条子才行。”

“行吧。”

我点点头,让王叔帮我盯着有没有人出来,然后又转身朝校务处跑去。

靠着杨教授的关系,我很顺利的拿到了批条,再回到资料室的时候,从王叔那里得知没人出来,我连忙签好登记册就跑了进去。

这间资料室算上地下一共三层,其中地上两层是开放区域,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查阅资料,但只有本校人员可以把资料借走。

地下区域相对机密一些,其中有大概三分之二的区域,是只有本校人员才能进入。

那家机构的资料和数据,全都储存在另外三分之一的区域,那里有专门的安保,除了校方的批条之外,还要有当地政府的许可才能进入。

眼下去办政府许可肯定来不及,而且我也未必办的下来,但好在我不需要进去,只要在公共区域守住地下室的入口,就基本可以确定刘祈来这的目的了。

心里想着,我随手拿了一本心理学概论,在靠近地下室入口的桌子旁坐了下来。

这个位置和地下室的入口隔了一排书架,出来的人未必看的见我,但我一眼就能看见他们。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转眼半个小时过去了,预想中的刘祈还是没有出现。

考虑到他有可能在查阅资料,我决定再多等一会儿,就在这时,我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庄湘打来的电话。

“师兄!你在哪儿?”庄湘的语气很急迫,但是声音很小,似乎怕被什么人发现。

“我在资料室查点东西,怎么了?”

“你快回来吧!”庄湘的语气更急迫了,“我刚才看见,杨老师被几个人带走了!”

“什么?!”

我一惊,瞬间意识到我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40年前那场会议和秦玉林的研究有关,自然也就和刘祈的调查有关,有什么资料能比当年的当事人更加重要?

心里想着,我火速离开资料室赶往宿舍区,刚到路口就碰见了一脸焦急的庄湘。

“师兄!你看!”

庄湘把手机举到我面前,屏幕上是一张照片——刘祈面无表情的走在前面,另外两人一左一右的夹着杨教授。

虽然照片上没看到手铐之类的东西,但从杨教授的神情也能看出来,他并不是自愿跟随刘祈离开的。

我心里暗道一声“果然”,随后便疑惑的皱起眉头。

我的老师和40年前那件事有关,是我昨晚通过秦玉林才知道的。

当年甚至用到了“记忆封锁”这种并不成熟的手段,足以说明幕后主使想要保密的决心,按说不会有相关信息留存下来。

那么刘祈是如何查到的?难道秦玉林的提示不止给了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