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九漏鱼(1/2)

九州一色的霜:又是刚刚出现的船新观众,我猜是太史公的真爱粉所以才看到现在。

草莓奶糖:笑死了,老师安利太史公的样子真的和我安利我担一毛一样。

始皇大大的狗:老师一看就是大佬,盲猜是学历史或者是从事相关工作的,这发言一看就很有条理。

落枕大王:坏了,你们给我夸不好意思上了,我真是学历史的,也真的是在安利太史公。

正在上课的韩愈韩老师赶紧让学生们掏出小本本,他让大家都记住这位新观众接下来要说的话。

毕竟这可是现成的后世的阅读理解,跟九州一色的霜认识久了他算是发现了,后世的教育方法更适合学生记忆理解。

学生们于是纷纷掏出纸笔严阵以待。

唐—韩愈:落枕老师,还请您继续吧,我的学生们纸笔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记笔记。

落枕大王:好家伙,我从刷到直播间进来窥屏开始就看大家的id一个比一个重量级,你们来真的啊?

俞悦和观众们但笑不语,他们也没说真的假的,反正落枕老师看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到时候给ta一点小小的古人震撼。

俞悦:“劳斯你继续吧,我再去整点吃的,总觉得下午好像没吃饱,又开始饿了,顺便买张明天去重庆的票。”

落枕大王:好嘞。

落枕大王:接着刚才的观点继续,第二呢,司马迁非常注重经济生产的重要性,单列一篇《货殖列传》。

落枕大王:东汉史学家因此班固笑话他,说他这是“崇势力而羞贫贱”,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落枕大王:实际上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肚子都吃不饱,有什么尊严和礼仪可谈?

落枕大王:如果司马迁家里有钱,也不用受腐刑了,这是他一生之痛。《李斯列传》里,贫贱时的李斯曾发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在所自处耳!

落枕大王:整个句子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落枕大王:据说李斯在担任乡间小吏时,看到厕中群鼠偷食污秽的食物,经常遇到人来狗撵而仓皇逃窜。

落枕大王:他又观“仓中之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他感慨万千,喟然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韩愈:“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看呢。”

学生们:......老师,我们用眼睛看可以吗。

落枕大王:这是现实,也是人性,更是社会。一味读死书的陋儒,在义利之分上,容易高倡气节,而忽略实际。

落枕大王:司马迁的见识就高超多了。普通人需要经济生产,即那些非常之士,也经常会因外部物质环境的变化,而迎来取舍旨趣的不同。

落枕大王:比如《张耳陈余列传》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情境,张耳陈余在贫贱时是刎颈之交,发达后却闹得互相残杀。

落枕大王:再比如《陈丞相世家》里,没抖起来的陈平,盗嫂受金,该溜子一个,跟着刘邦打天下,最后居然能混进世家!

落枕大王:所有这些,岂是生而非凡,不都是被环境、物质所改变和成就吗?

九州一色的霜:这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吧,千变万化,其实它也像一部精彩纷呈的小说,即使你已经知道大结局,但是还是忍不住想翻开看每一个人的命运。

始皇大大的狗:所以更要感谢史官们了,感谢他们把所有的历史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

明月松间照:所以虽然《史记》有些时候也会写一些奇奇怪怪的量子力学之类的,但并不影响它作为二十四史之首。

落枕大王:没错,最后我要说的就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在古典散文写作上也堪称典范。

落枕大王:脍炙人口的鸿门宴,垓下歌,李广射石,屈原沉江,张良纳履,信陵君窃符救赵,荆轲刺秦王......

落枕大王:今天的读者没看过原文,也见过二创。司马迁的文笔之好,为历所公认。即便许多人从史家角度指摘他,在文笔方面也都是肯定的。

俞悦啃了个桃子刚好看到这里,她接着观众们的发言总结到:“所以完全可以说一句,太史公千古。”

弹幕一时间密密麻麻的都是“太史公千古”这句话,司马迁看着这盖的厚厚一层连俞悦的脸都遮住的弹幕,也潸然泪下。

西汉—司马迁:多谢诸位厚爱,迁必定不负众望,这一次,《太史公书》必将更加精彩。

西汉—武帝—刘彻:司马迁,你做得不错,我大汉,因你而骄傲。

西汉—司马迁:多谢陛下。

刘彻心情又好起来了,二十四史之首,听听听听,这是多么优美的中国话啊,他看谁还敢说他大汉不修文德!

嬴政:......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刘野猪没对着他说大秦不修文德之类的话,但始皇大大总觉得自己被贴脸嘲讽了。

始皇陛下决定还是努努力,挖掘几个文科人才,他大秦也要有文学作品流传后世,文笔嘛,挤挤总会有的。

刘彻:嘻嘻。

唐宗宋祖也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挨了一枪,怎么这刘野猪讲话酸酸的,真的很机车诶。

那他大唐\/大宋有李白杜甫,有苏轼辛弃疾是他们的错吗,后人都这么喜欢,他们也没办法啊。

刘彻:不嘻嘻。

俞悦:“还得是我华夏文化啊,这璀璨的八千年,甚至不止八千年了,所以我真的好想看三星堆完全研究透啊。”

九州一色的霜:不愧是你,这都能call back。

俞悦:“嘿嘿。”

老祖宗们也同样期待着这一天,不过现在嘛,大家都通过天幕认识了许多新的知己,不醉不归去了。

俞悦这边吃饱喝足,综艺也看完了,她开始cue结束流程:“好啦,现在也比较晚了,大家早点休息,我们明天重庆见。”

俞悦到了酒店后发现才下午四点不到,她又开始无所事事起来,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看两集综艺。

看点什么好呢,俞悦打开自己字母站的收藏夹,嗯,就看《典籍里的中国》吧。

她征求了一下观众们的意见:“大家是想随机看想看的书还是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看呀?”

九州一色的霜:不然就从第一季开始看吧,我记得第一本就是《尚书》,央妈宣扬传统文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草莓奶糖:“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啊,文科生dNA动了。

始皇大大的狗:就按顺序来吧。

叫我靓仔:附议。

咪咪是只小猫:附议。

鱼鱼鱼鱼:附议。

天幕下的古人自无不可,反正他们都没看过,先看什么都一样。

俞悦点点头,鼓捣着把手机连上投影仪,画面开始缓缓播放。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视频一开始,就是一位身着中山装的男子从大开的门中缓步而来,他坚定地前行,最终走进一间满是书籍的屋子。

他轻手轻脚的抽出一本书,屏幕上飘出许多金色的字,惊得许多古人以为是什么仙法。

他继续出声,告诉别人,为什么要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书里的文字活起来。

一起品读《典籍里的中国》。”

随着他话音落下,画面变为一部部书籍交错变换,背景是灯火通明的亭台楼阁,和谐大气磅礴的音乐,震撼人心。

接着,方才出现过的青年男子又坐在一张书桌前,拉亮了桌上的台灯,他仿佛在介绍故事背景一般地说:

“1900年,中国,敦煌,莫高窟。”

紧接着画面里又出现一位身穿道袍的道士,也在自述,说自己某天在窟中修炼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

他见山忽然裂开了,于是带着工人用锄头挖,发现一个藏经洞,内有藏书万卷。于是沉寂了近千年的典籍得以重新问世。

青年男子这时从书桌前站了起来,继续缓声道:“清朝末年,积贫积弱。敦煌藏经,命途多舛,流散世界各地。”

“啪!”嬴政已经不记得自己折断了多少支竹笔了,他现在觉得自己听到这个清朝就晦气。

刘彻也是一摔茶盏,冷笑道:“流散世界各地,这后世王朝理竟让那些蛮族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还致使这些典籍流落在外。真是一群废物。”

朱家父子则是想到这个清朝好像就是他们之后的朝代,觉得自己的大明被这么个东西取代了也挺丢脸的。

画面仍在继续,1910年,部分典籍被运到京城,几位青年正在感叹这些典籍里竟有上古典籍《尚书》,还是最早的传世文本。

好似儒生,但几人的衣服形制看得历朝历代上到君王下到百姓的人都在皱眉,后世清朝的儒生竟是这副打扮?

李世民表示来他长安的这么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小伙伴里,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帽子。

各朝人们腹诽不提,青年男子继续讲述《尚书》的来历,相传《尚书》或为孔子晚年所整理编纂。

青年目光遥遥一望,时间来到春秋末年。

孔子学生在给学生授课:“《书》乃上古之书,上古史书,三千多篇。”

底下有学生抱怨“太多了”,“不易读”,“不易传”。

孔子笑着道:“三千多篇,编选百篇,更易得精髓。”

数年之后,当时尚是少年的学生如今也蓄了胡须,但仍然谦恭发问:“《书》百篇为何而选?”“《书》百篇何为精髓?”

夫子感叹着学生们问得好啊,他捋一捋胡须,答到:

“上古先贤的言行记载在《书》里,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孔夫子看看天幕中的那个孔子,又看看自己,也捋了捋胡须,笑着对颜回道:“倒是跟为师不太相似。”

颜回也笑了:“老师身高九尺,这后生瞧着是不太形似,不过倒有几分老师授课时的神态。”

韩愈也在思索,他也差不多看明白了,这是后世人扮演的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这么看倒是令人一目了然。

天幕下许多读书人也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尚书》本就是五经之一,按现代的说法,也算是重点考点了。

许多百姓更是让家里的孩子跟着天幕一句一句地读,这可是现成的读书机会啊。

举人什么的他们不敢奢望,可如果家里真出了个读书人,哪怕中个秀才,他们也不用交税了,兴许就不用再挨饿了。

接下来,天幕上换了一个主持人,和几位学者带着观众浅聊了一下《尚书》和《伏生讲经图》。

众人也就知道了,接下来将会有后人扮演伏生和其他先贤,以还原《尚书》里的场景及《尚书》的流传经历。

九州一色的霜:好了,这届学生的暑假作业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